25、我是如何错过一次升级的?
我一项的习惯是不去打探别人的事情,也就从来没有细问。在那三个月的时间里面,庄逸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总是飞来飞去、动则一天睡眠时间只有三五个小时的人,竟然可以在机场完成工作,然后专门腾时间出来和我讨论!我喜欢一切做事情足够“狠”的人,他显然就是这样的。
任何事情,都是有方法论的。
怎样才能在改变行业的过程中找到巨大的价值;怎样才能锁定“最长赛道”;怎样才能迅速增长。。。。。。我甚至有点分不清是我挣扎着学来的,还是许多年前庄毅种下的那颗种子竟然生根发芽了。
仅仅是“以为某些观念与己无关”,就可能让一个人永远的生活在一个“自洽的世界里”。
仔细想想,这个道理是非常简单的:
有些观念,即便你觉得与你无关,它也不一定会起作用;反过来,如果你觉得与你无关,那么他一定不会起作用。
相对来看,我不是一个在思想上懒惰的人,也不是只想不做的人。但即便如此,我依然会错过,而且,到现在为止至少生生的“错过”。只不过,我的运气真的太好,以至于错过之后还能“失而复得”。要知道,人生难得“第二次机会”,而我竟然生生遇到两次“第二次机会”——这不是运气好是什么?
然而,令我脊背发凉的事实是:六七年的时间就那样过去了——这真的很可怕。
有些观念真的很重要,但他们要么太简单以至被轻视,要么太过违背直接以致让人无法相信。
但,最有可能让人错过转折点和升级机会的或许是:
觉得那观念——虽然有道理,但和自己没有关系。
我现在反应过了,“和自己没有关系”是错觉——就是错觉,也常常是最可怕的自证预言。若能主动吸引那个观念,按照那个观念去做,那就“事实上有关系”了。即便做不好也不要紧,没有人一开始就能做好,所以,拼命去做就是了。即便一开始无法熟练的按照这个观念去思考也没有关系,反复琢磨,反复尝试,自然而然就深入了。做要尽力,想要深刻,否则,那转折点和升级机会就跟你完全没有关系了。
这也是我会强调“我的专栏,建议读者只字不差地阅读”的原因。这个专栏是关于观念升级的,不是胡乱写写、随便看看,娱乐一下、消遣一下,你图个开心、我得个高兴的东西。而且,不仅要“只字不差的阅读”,还要“反复阅读”,因为最底层的观念常常披着“简单”的伪装,以至大多数人觉得无所谓,觉得自己已经理解了。
在这里,我又一次用我罕见且难得的亲身经历向你说明:最要命的是,很多重要的观念会伪装成“让你觉得他和自己没有关系”的样子,即便你生生错过且不自知。所以,你不仅要读,还要反复读;不仅要反复读,还要先假定每个观念都和你有巨大的关系,再调动所有的感官为自己创造“带入感”,去琢磨、去研究、去想象:这个观念若被你吸收,你应该变成什么样子?
正确的观念——反复阅读和学习——跟自己有很强的关系——被你吸收,被你理解——按照上面去执行——你会变成你应该变成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