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诲人不倦”,语出:孔子《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诲人不倦”的意思是教导(指导、教诲)别人而不知厌倦。
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解读“诲人不倦”,分别是:“诲”的要义;教育的对象;“不倦”的意志品质。
“诲”就是教诲、教导、指导的意思。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他教导过的弟子有三千人,其中贤者有七十二人。其中有一部分弟子就生活在孔子身边,聆听孔子的教诲,孔子的对学生的教诲不是局限在课堂上,而是体现在生活中。《论语》有这么一段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这个故事说明,孔子特别重视对人的教育和道德教化,人富有了之后,就要对其进行教化,而不是用严刑峻法来治理国家。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政,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为政)
“诲”给我们的启发意义在于:作为教师教诲学生是自身的职责,而教诲的方式有很多,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还体现在学校中的师生共同生活中,不仅仅重视“有言之教”还要重视“无言之教”,教师的人格结构,知识水平,文明素养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育的对象是“人”,在教育中,人应当放在首位,也就是以人为本。孔子特别重视人,“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孔子的马厩被烧了,孔子回到家,先问问有没有伤到人,而不问马。在孔子生活的那个时代,马是很贵重的,而喂马的奴隶却没有多大价值。但是在孔子眼里,喂马的奴隶比马重要的多,这表明孔子始终把人作为第一位的,用德国哲学家康德的话说就是: “人是目的”。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像孔子那样,把人放在第一位,尊重学生的生命和个性,相对于知识的学习,人的生命成长才是最重要的,知识只是塑造人的手段,而人才是目的。教育的目的是把人培养成一个大写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就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真正的教育者不仅传授真理,而且向自己的学生传授对待真理的态度,激发他们对于善良事物受到鼓舞和钦佩的情感,对于邪恶事物的不可容忍的态度。”
“诲人不倦”的落脚点在“不倦”上,这一点对我们做老师的有重要的启示,很多老师在教学岗位上工作几年之后,就会产生职业倦怠,越来越不喜欢教学生,工作疲于奔命,很可能应付了事。这就违背了孔子提出的诲人不倦的教育思想。其中的原因当然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丧失了对教育的兴趣,在教学岗位上不再有创造力。这一方面源于人的惰性,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不再自我学习,不再思考。这一点我们可以向孔子学习,找到破解难题的路径,孔子三十岁开办私学,招收弟子,与此同时,孔子终生都在学习,一直保持着学习的活力和热情。孔子晚年的时候,弟子们都学有所成,有的去做了官,孔子开始整理文献典籍,《诗》、《书》、《礼》、《乐》、《易》、《春秋》
都经过孔子的整理编撰。教师学习的动力来源于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教育教学问题发现、观察和思考每一届学生都不一样,每一个学生个体都不一样,所以老师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会不停的遇到新的教育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得不断的思考,不断的学习。优秀的教师就是这么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优秀的教师很少感到对职业失去兴趣,产生倦怠感。
总的说来,孔子的“诲人不倦”的教育思想对我们当代的教育有着强大的现实意义,跟着孔子学做教师,我们将走的更远,走向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