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之所以能够飞翔,是因为他们有着轻盈的人生态度。”
--英国哲学家邱斯顿
不知从何时开始,累、丧、卷,成了年轻人的标配。不管白天多都市鲜亮,都逃脱不了暗夜后搬砖人的自省。
好似生活是只兽笼,我们是那笼中人,只能紧张地等待将要发生的事情,压在柴米油盐下,困在持续焦虑中。悬浮在我们头顶的是渴望成功的达摩克利斯剑,束缚我们手脚的是房贷,车贷,学区房,学历,名牌包,标配的生活等等。假如此时有一颗子弹射过来,至于子弹射向何方,我们既不知道,也无力左右,只能埋头,惶惶不可终日。
这几日被苏轼的生平轨迹所叹服,已不是简单的三起三落可以概括。年少名动京师,因政见不合,自请奔赴山东,后徒知徐州,再被贬黄州,东山再起后,又流落儋州,最后身逝常州。
哪怕时至今日,四通八达,多少人依旧安居一隅,不曾越安逸稳定的生活一步,害怕失败、害怕失望、害怕不确定性。
而踏出去的人,也更多如你我一般,择一个固定的城市,奋斗,拼搏,扎根,安个家,期待每年的衣锦还乡。
我们被太多带不走,也留不住的东西死死的缠住,就像旅行的路上,携带了行李箱,让你无法看清周围的风景。
很多时候,明知自己活得已然是笼中兽,却不敢逃出去,因为害怕外面可能是枪林弹雨,陷阱密布。
自此,我们再也
没有“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
没有“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随性;
没有“细看造物初无物,春到江南花自开”的超然;
更别提“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化不顺为吃货的豪迈;
没有了自封东坡居士的自嘲,和一份既来之则安之的自我解放。
我们太渴望标配,坚信“成名需趁早”,略显稚嫩的模样,却早已刻上岁月的痕迹和沧桑。
有了100平的房子,疫情让你觉得还得有套别墅,闲时可养花,疫情好种菜,不仅大城市要有房,老家乡下也得有,这样老了才能实施逃离都市计划。有了学区房,小孩最好还能安排出国移民,这样才更安全。有一个to do list,才让我们觉得更安心,在自我精进,没有浪费时光,没有拖社会的后腿。
所求真的需要那么多吗?疫情下,一袋米,一袋面,一方立锥之地,无需网红餐厅美食,避开过多社交,我们可以过的很好很健康,还有足够的时间和自己独处,好好的思考,又是什么压住了我们飞翔的翅膀,让我们患上了疫情心态?
这一生终究是不断得到,又不断失去的一生,与挫折磨难和不确定性荣辱与共的一生,与自己不断和解,不断做减法的一生。
当回首往事,翻开自己一生的足迹,希望我们不因惶惶不安而内疚,不因活在别人的期盼里懊恼不已,也不为太多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而失去了最该珍惜潸然泪下,足以。
十三邀中有一期采访罗翔老师的视频,主持人许知远问罗翔老师在微博收到网友抨击后是不是很有压力。罗翔老师给了以下答复。
“我还是太玻璃心了
第二天坐火车,我遇到了一个朋友
他说你看别人对你那么多赞誉
你觉得合适吗
我说那肯定愧不敢当
他说那别人对你的批评
那你为什么就深信呢
你就很开心
这不就是典型的双标吗?”
若批评不自由,那赞美无意义。
可我们一生对赞美和肯定乐此不疲,却往往因为一点否定和批评而郁郁寡欢,像是个十足的罪人,坐等审批的到来。
从成绩排名,名校光环,到容貌焦虑,再到什么年龄对应什么样的配置。
所谓的素颜和解,如果我们不能真正接纳不完美,真实的自己,是永远都不可能真正的达成和解。
看一本书,期待我们的思想马上深刻起来;
一顿减脂餐,期待马上就可以一斤一斤的瘦下来;
发一条微信,期待对方会立马给一个满意的回复;
参加一个活动,期待就有了丰富充实的人生经历;
任何一件事,我们都希望付出立马就有对等的结果,如果有,长舒一口气,如没有,开始自怨自哀。
做人应当轻盈,而非厚重,如总是负重而行,行百步,便会觉得气喘吁吁,谈何自由的飞翔。
让花成花,让树作树,把自己交回给自己。
万物皆有缝隙,这样,阳光才能照耀进来。
希望我们都可以在这爬满虱子的生活中,看到飞来的蝴蝶。
低头赚取那六便士时,也不会忽视头顶的月亮和星空。
2022,简单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