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文物是古蜀本地巫文化的产物,造型特征和使用方式与其它地区有着明显的差异, 有鲜明地域特征。出土面具眼球造型夸张,呈柱状向前纵凸,给人深刻印象。除了面具,还有祭坛、服饰上都有眼睛,还有一些青铜眼形器和眼泡形器,由此可见,古蜀人异相崇拜的主体是眼睛。
远古时代,人们对眼睛的崇拜很常见,如陕西石峁遗址中发现的石雕人头和菱形石雕眼纹,就表现出与三星堆纵目面具主题相似的风格。商朝的甲骨文、印度日神苏里耶、战国及秦汉舜的重瞳描述等,对眼睛有特殊的强调。
埃及人、巴比伦人、伊兰人、腓尼基人、迦太基人、波斯人和印度人,都是“广义眼睛民族”的成员。它们从“神的眼睛”里获取了永恒的力量及其宗教合法性。
哪里存在眼睛图案?
面具上突出眼睛。出土文物有两个最名的青铜面具。其一,青铜纵目面具。面具造型雄奇,威严四仪,其神秘静穆、威严正大之气给人以强烈威慑感,是世界上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的青铜面具。寓意“视通万里、耳听四方”。其二,青铜戴冠纵目面具。该面具出土时,尚见眼、眉描黛色,口唇涂朱砂。造型意象神秘诡谲,风格雄奇华美。据说表现的都是蜀族始祖蚕丛。
服装上眼睛装饰。三星堆蜀人青铜造像的衣服上,常常铸有成对的眼睛图形,眼睛造型再三出现。值得关注的是大量单体眼和装饰眼的存在,它们原来可能是人面或兽面上的附件,清楚地体现出古蜀人对眼睛图形的热情。
青铜立人像,周身也布满了眼形装饰,除了双眼兽面冠——天目冠,长袍下摆前后都有成组兽面装饰,均以环眼做主要构图。在半臂罩衣前后都有直行排列的眼目纹和成组横排的简化兽面纹,眼睛纹样成了立人外衣的主要装饰。立人四龙八眼立座上龙眼形状与冠上眼形相同,均为两角尖而不曲的造型。布满眼目装饰的青铜立人,简直可以看成某种眼目的化身。
神坛的眼睛图案。三星堆出土神坛中部铸出的操蛇四力士像,它们双腿的外侧都有对称的眼形图案;在神坛顶端跪坐的人像,双腿外侧也见到一双眼形图案;还有驭手的双腿外侧,同样也见到类似的眼形图案。这些青铜人像的双腿外侧都有相似的眼形图案装饰,装束是如此的一致,理应具有特别的意义,表明了一种眼睛崇拜观念。
设计的原因是什么?
病理说。据说蜀族始祖蚕丛很可能因为眼睛特异才当上的蜀王。《华阳国志》中记载:“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其墓葬称为“纵目人冢”。很可能古蜀王,甚至蜀人都具有相近的眼部特征,因而上升到崇拜的地步,成为了一个特殊的文化符号。
现代医学表明,眼球外凸大多由甲亢、病理性近视、高眼压、眼球震颤等原因造成。如果是群体性眼球外凸,很可能是甲亢引起的。四川井盐的制作历史不超过千年,之前该地区长期缺盐,很可能引发蜀人大面积甲亢。这种特殊原因造成的异相崇拜,让古蜀巫文化显得更加神秘莫测。
权力说。体现平民与领袖之别,平民的眼睛被锋利之物刺穿,意为盲目,即是说普通的“民”在农事、军事等诸多方面是盲目的,需要有眼界宽广、有前瞻能力的领袖来引导众人,所以眼睛在中国的文化体系中,也是一种象征能力、权力及身份地位的的政治器官。
对照起来,相比一些地域生殖崇拜的文化,感觉要高级很多?
追求说。有学者认为这是人们内心基本诉求的表达,希望通过睁大眼睛来看得更加清晰,凸出眼睛来看得更多更广,更全面地、甚至是有一定预见性地去了解世界。
因为万物赖光而生,人对外界的感知也有赖于光的存在而存在,驱逐黑暗和阴冷,所以眼睛图腾体现在人类之诉求上即是一种渴望得到生存与繁衍的力量,希求获得情感满足与精神归属,所以一眼通日,一眼通月,让这地位平行的二者存于一双眼中,希望人类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均得到长足发展。这种不懈的追求,让蜀国文化充满了生命力。
巫术说。五行中,眼睛属火,火主神明。蜀国杜宇死后的谥号“望帝”之“望”,传说中,它要表达对失去的生命、权力与爱情的无限留恋,而事实上,“望”却是一种登山望远的巫术,它要通过眼睛的眺望来控制远方的敌人,削弱其力量,并最终达到消灭的目的。
而反击此巫术的办法即“回望”或是以“开明”,来祛除这种望的力量。
这些“眼睛语词”,暗示出一个重要事实:眼睛是施行政治巫术的核心器官。
艺术说。对眼睛偶像的崇拜浪潮,让其成为广泛流行的饰物时尚。各种以玛瑙、等材料制作的眼形首饰,遍及西亚、北非、欧洲、中亚和东亚,成为重要的辟邪吉祥物,其中最著名的是蜻蜓眼琉璃珠子,它由西亚和埃及提供原型,随后在地中海沿岸、波斯和印度等地广泛流传,并于东周年代大量涌入中国,成为当时贵族狂热收藏和佩戴的首饰,一直延续到西汉。
这些“波西米亚风格”的“眼珠子”,分别出现在河南固始县侯古堆春秋遗址、无锡鸿山春秋贵族墓、湖北战国曾侯乙墓、河南辉县固围村战国遗址、山东曲阜战国墓遗址等地。
在时尚的层面上,传递关于辟邪、趋吉和寻求神祇庇佑的信息。
眼睛崇拜和四川地域有关系?
四川是天府之国,有着丰富的物产,如果没有苛政和战争,足以让当地人过着富足生活,从而有着“少不入川,老不离蜀”的说法。然而苛政不可选择,战争也难以避免,从而四川人有着追求安逸,同时具有吃苦耐劳的品格特质。
他们性格既乐观,又坦然顺应命运,有人会认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可不能不说这是一种生存智慧,让他们去国还乡的时候说,“此间乐,不思蜀”。让他们面对战争的时候,爆发出巨大的创造力和生命奇迹。身不满七尺的李白,开国元帅和那些世纪伟人中有很多四川人,他们的性格特征和眼睛崇拜有关系吗?
历史上,四川就有"文宗自古出川蜀"的说法。四川处于西南民族与汉民族的多民族互动交流地区,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多彩。它既是民族文化的交汇区,又是民族融合的交融区。四川聚集了多种文化精华,汇聚了大批高文化人才,聚合、积累并生成四川文化上和科技上的极大优势。
汉代的司马相如、唐代的诗人李白、宋代文豪的苏轼、现代的文学家巴金和郭沫若等都是四川文人的杰出代表。
德谟克利特看来,感觉和思想都是原子的产物,没有影像的作用,人们就既没有感觉,也没有思想。人们能够看到东西,是由于那些影像透入我们眼睛中的缘故。在他看来,人类是根据自己的身体机构,对事物作出自己的判断。
凸显的蜀人眼睛,一定是为了看的更清楚外在的事物吧?更大焦距,广角视野,能够发现他人所不能发现,看到他人所不能看到。
对于三星堆的古人,眼睛崇拜应该是多种思想的集中体现,既有对未知的观察,也有具体权力的体现,还有对人像临摹,以及对内心渴望的表达。他是先人的能力思考,对生活艺术的独特创造。
看到三星堆中文物上的眼睛,会想到顾城的诗歌:“黑夜给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蜀地区先人努力看清世界真相,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困苦,绝不屈服自然和人类社会暴力的挑战,孜孜以求人生的真相,留下自己对生命哲理的思考。
他们通过祭祀塑造出了一种心灵的向往,形成了统一的认知。
但是,也会想到J·B·S·藿尔丹说的话:“宇宙不仅比我们猜想的要奇怪,它必我们能够猜想的还要奇怪的多。”
和这些眼睛对视的时候,你是否会想到,三星堆是不是另一个多元宇宙的证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