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存的痛苦与虚无
1.幸福具有否定本质,不幸具有肯定本质,人们不会刻意留意幸福,而会立刻察觉遭受的不幸。
2.人类不同于动物,人会通过记忆与思考凝聚快乐与痛苦。
3.人类知道死亡本质,于是对其产生恐惧。而动物只会本能的逃避死亡,而从未真正面对过死亡。
4.动物只会对直观感知到的已经存在的事物产生短暂的恐惧与希望,而人类意识视野涵盖了人类一生,甚至超出一生。
5.难道人们不会因为对下一代感到同情而宁愿免除他们生存的负担?或者至少不愿意冷血地将这样一种负担强加给下一代?
论学者与博学
1.大量的阅读不利于细节的思考。很多人把获取知识当成是一种手段,而非将其当做目的
2.博学就是用他人的观点来武装自己的头脑
3.业余爱好这将研究对象当目的,而专家将研究对象当手段
4.当代社会,愚蠢是人类的权利,但是讨论别人的愚蠢居然被当做犯罪
5.因此,所有个体记忆都是有限和不完美的,唯有图书馆才是人类可靠而永久的记忆。
论自为的思考
1.阅读是自我思考的替代品,它意味着把自己的思想置于别人的思维之中。
2.思想家与平庸的书本哲学家的关系,就像是历史的目击证人与史学家的关系,目击证人的讲述是基于细节的直接认知。
3.如果世界上居住的都是有思想的生物,就不可能会对形形色色的,可怕而又无的放矢噪音听之任之了,如果自然真的打算给与人类思想,就不会赐予人类耳朵。
论写作与文风
1.荣誉和金钱不能同时装入一个口袋
2.三类作者:只写作不思考者(从记忆获取素材或剽窃别人作品),边写作边思考者(为了写作而思考),思考先于写作(为了交流自己的思考成果)
3.我们无权对活着的人进行讽刺,就像我们不能在活人身上进行解剖一样
4.文风的美来自于它所表达的思想,但于伪思想家而言,思想应该通过文风而变美。
论阅读与书籍
1.穷人受制于匮乏和贫穷:劳作取代了知识,占据了他的思想。
2.当我们从紧张的思考转入阅读时,会感到某种轻松,在阅读过程中,我们的脑袋不过是别人思想的游乐场。
论教育
1.现在教育是在人们还没有对世界直观认知之前,先把概念塞满大脑,随后的经验会为这些概念提供直观认知,但在这之前,人们会错误的运用这些概念,从而产生错误的判断,错误的眼光。
2.教师不注重培养发展孩子独立自主思考的能力,而是把别人现成的观点注入学生头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