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上面的情况,就是因为没有明确定义行为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和关键结果。省钱可能只是一个结果,但不是关键结果,你要做的是如何尽可能地获得更多的资源,快速成长——很多非关键结果常常是事与愿违的。
原因二:目标确定,算法确定,但在执行过程中,算法被逐渐遗忘,行为逐渐被具体的得失成败所绑架,变成见招拆招。
OKR管理方法概括起来就是:建立一个机制,通过方法、评估体系、校正手段,始终让你现有的行为不远离目标和关键结果。
无论你是一个经理人,还是打工者,都可以给自己列一个测试性清单:
我的企业目标/我的人生目标/我的职业生涯目标是什么,与这个或这些目标相关的关键结果是什么?
一周/一月/一年,以及到今天,我整个的职业生涯/人生有哪些时候把任务当成了结果/目标?
我的人生轨迹/工作履历生成了大量的数据,在这些数据背后有没有算法,是什么算法,是否在不断优化?
目标和关键结果不一致,定义不清楚,这样的话,目标实现不了,关键结果也达不到。比如省钱这事,为了省钱,常常错过了别的机会,结果往往成本更高,或者远远达不到理想的结果。
比如四达做工装这事儿,为了省成本, 他们自己没有样衣款式,又自己去采购所有材料,用很低档的面料和辅料,只把加工制作这一个环节外放出来,结果可想而知,工装效果一定不会满足工人的预期。成本是省了,可是结果不理想。
自己做工装,特别是这次做冬装款,为了省成本,在老家摸索着自己裁,可是这样其实耽搁了在长葛门店的生意,这样算下来,得不偿失,也就是成本更大,还耽误了服装的上市儿时间。
这是目标和关键结果不一致出现的烦心结果。凡事有套路,套路虽然是历史,可是值得借鉴和考量。
关键结果很重要,以前只注意目标,没有意识到关键结果是实现目标的高效途径,只有把关键结果做出来,才能更快实现目标。
不能只把目光聚焦在战术上,战术是可以随时改变的,战略就不能随便改改改,所有不能忘记目标,要清晰关键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