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里有一棵垂柳,很大,两人才能合抱。听上一辈的人讲,它已经在那200多年了,至于究竟是有多少年了,无法考究。我爸说,他的爷爷告诉他说:“我很小的时候,它就这么大了。”,由此就可以看出,他确实是有些年纪了。
我小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过节,不管是什么节日,那时候我可是不知道节日是用来纪念什么,或者️是有什么意义的,我唯一知道的,也是唯一让我感兴趣的是――过节意味着要放假,就不用上课。
最有意义的,当然是春节和清明节,春节里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下次在和️聊聊。这次我想聊聊清明节。小学的时候,清明都是放假的,我们地方的习俗是上午去扫墓,下午大家️聚聚餐之类的。
扫墓的程序是很多的,首先是清理杂草,这可是一项繁重的工作,清理好杂草,就得给坟添一点新土,一般是每人添加三块。然后才烧香,每个坟头三支,特殊清香味的徐徐青烟,为坟头增添了些许神韵。接着是插柳条,然后才是祭奠。
七八点钟的时候,稍微大一点的哥哥们就会爬上大柳树,把垂柳的柳条全部摘下来,年纪小或者是不擅长爬树的,就在树下面等着,他们把柳条摘下来之后,我们在下面捡。拾起来堆好,大家最后平分,柳条的用处可就多了。
首先,扫墓的时候,祭奠的时候必须要用,在墓碑前面铺上柳条,然后再放上祭奠用的食物、酒、茶之类的东西,在坟头也得插上柳枝。为什么要这么做,民间的说法有两种:
第一、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柳条插进泥土即活,有强大的生命力,插到哪里,哪里成荫。柳树的生命力特别顽强,插柳插出不少柳树,正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慢慢形成了清明植树的习俗。
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
第二、插柳避邪,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记载:“取杨柳枝着户上,百鬼不入家。”人们认为柳枝有灵性,有“鬼怖木”之称,在柳条发芽的清明时节插柳可以避邪驱鬼。
在中国民间,柳枝向来被视为驱除瘟疫的象征,据说这一说法源于佛教,佛教经典《灌顶经》所载,禅拉比丘曾以柳枝咒龙,观音则一手托净瓶,一手拿柳枝,以柳枝沾净瓶中的水向人间抛洒甘露,驱病消灾。受此影响,中国人便以柳为驱邪消灾的吉祥物,称其为“鬼怖木”。清明,古人以为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因此又称鬼节,而清明又正值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以辟邪了。
其实两种说法,都是有一些道理的,不管是神农的生生不息,生命力顽强;还是趋吉避凶,在农民里都是实用且容易被遵守的!
其次它的用途,当然就是我们最爱的柳帽了。柳帽,简单的解释就是用柳条编制的帽子,做法很简单,就像编花环一样编好,然后戴在头上,用于避暑。大家都知道,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这时的天气是很炎热的,有这么个清爽、凉快的脑子带在头上,你会感觉整个节日无比的惬意。
戴柳帽也是有典故的,传说,当年晋文公和群臣徒步登山祭拜介子推时,发现当年被烧毁的那棵老柳树居然死而复生。晋文公当下便将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并且当场折下几枝柳条戴在头上,以示纪念,群臣纷纷效仿,相沿成习。清明戴柳,便成为纪念介子推的一种象征了。清明戴柳,除了辟邪禳灾、祈福迎祥之用外,还有纪年华之义。民间有“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皓首”之说。这是因为青青春柳,有象征青春之意,特别是妇女戴柳,有对青春年华的珍惜与留恋。
所以清明戴柳是很讲究的一件事情。
清明节过完,老柳树就变得光秃秃的,它也终于完成了它的使命。一代代的人从这棵老树上砍来枝条,整条沟都插满了,渐渐地长成了大树,但世代的人们过清明节,还是愿意去这棵老树上去摘柳。
不为什么,只为它的价值所在,也许有一天人们不在爬到它的枝丫摘柳时,它便会老去。
它应该是像人一样的,我存在,是因为我的价值所在,当我活着毫无价值的时候,其实我已经死了,不管这价值是大、是小哪怕仅仅只是给人一刻的欢愉。
去年清明,我带着儿子去扫墓,我带他去那棵大柳树去摘柳,然后给他讲为什么要到这来摘柳,我知道他不可能听懂的,因为他才两岁,但我是要讲的,而且会每年都给他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