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笔者发现并已著录浙江家谱如下:
【浙江鄞县】《柳氏宗谱》(1846)158
【浙江鄞县】《鄞东柳氏宗谱》不分卷(1883) 158
【浙江鄞县】《鄞东柳氏宗谱》不分卷(1918) 159
【浙江鄞县】《柳氏宗谱》(1916) 166
【浙江鄞县】《鄞东柳氏主册》不分卷(1888) 166
【浙江鄞县】《鄞东柳氏主册》不分卷(1919) 167
【浙江宁波】《柳隘村柳氏家谱》 167
【浙江泰顺】《河东郡柳氏族谱》五卷(1963) 167
【浙江绍兴】《会稽张家沥柳氏宗谱》不分卷(1857) 168
【浙江绍兴】《会稽张家沥柳氏宗谱》不分卷(1898) 169
【浙江绍兴】《会稽张家沥柳氏宗谱》四卷(1925) 169
【浙江兰溪】《柳氏宗谱》(1277) 170
【浙江兰溪】《慈厚柳氏宗谱》四卷(1937) 172
【浙江兰溪】《蜀山柳氏宗谱》六卷(1940年十二修本) 173
【浙江兰溪】《蜀山柳氏宗谱》十七卷(1941年十五修本) 174
【浙江兰溪】《蜀山柳氏宗谱》十九卷(2005) 174
【浙江兰溪】《蜀山柳氏宗谱》(1926) 174
【浙江兰溪】《兰溪柳氏宗谱》五卷(1930) 176
【浙江兰溪】《柳家柳氏宗谱》四卷(1930) 176
【浙江浦江】《浦阳柳氏宗谱》(1722) 176
【浙江浦江】《蜀山柳氏宗谱》十三卷(1868) 177
【浙江浦江】《蜀山柳氏宗谱》(1896) 178
【浙江浦江】《浦阳柳氏宗谱》四卷(1299) 178
【浙江浦江】《浦阳柳氏宗谱》(1400) 181
【浙江浦江】《浦阳柳氏宗谱》(1535) 183
【浙江浦江】《浦阳柳氏宗谱》(1569) 184
【浙江浦江】《浦阳柳氏宗谱》(1634) 188
【浙江浦江】《浦阳柳氏宗谱》(1661) 191
【浙江浦江】《浦阳蜀山柳氏宗谱》(1881) 192
【浙江浦江】《浦阳柳氏宗谱》八卷(1902) 193
【浙江浦江】《浦阳蜀山柳氏宗谱》(1911) 193
【浙江浦江】《浦阳柳氏宗谱》十卷(1938) 193
【浙江浦江】《浦阳柳氏宗谱》三卷(1947) 195
【浙江浦江】《浦阳柳氏宗谱》(2003) 195
【浙江浦江】《浦阳蜀山柳氏宗谱》(2006) 198
【浙江台州】《滩头柳氏宗谱》(1846) 199
【浙江台州】《滩头柳氏宗谱》六卷(1917) 199
【浙江乐清】《石马柳氏宗谱》(1981) 200
【浙江三门】《柳氏宗谱》(1848) 200
【浙江台州】《柳氏宗谱》(1846) 200
【浙江台州】《临海桃渚柳氏宗谱》(1946) 201
【浙江云和】《司前柳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1931) 202
【浙江云和】《下街柳氏宗谱》一卷(1999) 202
【浙江庆元】《庆元下滩柳氏支谱》一卷(1989) 203
【浙江庆元】《柳氏宗谱》不分卷(1990) 204
【浙江景宁】《柳氏宗谱》四卷(1809) 204
【浙江泰顺】《河东郡柳氏族谱》五卷(1963) 205
【浙江慈溪】《柳氏家谱》 205
【浙江慈溪】《慈溪竹江柳氏兴孝录》二十四卷(1853) 205
【浙江台州】《临海桃渚柳氏宗谱》四卷(1881) 206
【浙江丽水】《五云西山柳氏宗谱》五卷(1922) 209
【浙江丽水】《五云西山柳氏宗谱》五卷(1949) 209
【浙江潜溪】《金华潜溪柳氏宗谱》五卷(2010) 210
【浙江易川】《柳村柳氏宗谱》八卷(1940) 211
【浙江建德】《柳氏家谱》 213
【浙江衢县】《柳氏宗谱》四卷(1917) 215
【浙江建德】《柳氏家谱》 216
【浙江青田】《柳氏宗谱》(1898) 217
【浙江青田】《柳氏宗谱》(1926) 217
【浙江印山】《印山柳氏宗谱》(1903) 223
【浙江平阳】《河东郡柳氏宗谱》(2003)223
编撰说明
一.本书为上下两册,上册为《柳氏著述总目辑要》、下册为《柳氏家谱总目辑要》。
二.上册以著者为目,下册以谱名为目。部分柳氏著述为多人著述,注明总编者,以总编名录入;注明主编者,以主编名录入;为避免重复录入,一般只对著者录入一人,著者条目下再列其他编著者。对于家谱编修人为柳氏者,为了避免与上册有所重复,上册只作存目,下册作详录。家谱编修人非柳氏者,下册仍著录。
二.下册收录中外藏书机构收藏和散见于民间的各种旧家谱,部分近年来新修家谱,兼及其他装订形式的旧修家谱,其中部分单位所藏缩微胶片、扫描件、电脑打印件外,基本上为家谱原件。部分家谱仅存于文献书目中,仍录入。
三.下册原计划收录范围以现存柳氏家谱为主,但为了较为清楚的梳理支系源流和历代柳氏著述情况。根据相关文献记载或家谱记载,将一些支系历次修谱分别列出,一支叙述完毕,再接叙述另一支。
五.条目以省和编撰年代为次序,朝代纪年括注公元纪年。出版时间只知朝代年号而不知具体年代者,则根据内容安排在适当位置。
六.条目内容为序号、题名、卷数、纂修者、修纂年代、谱籍堂名、版本形态、装订形式、始祖姓名、始迁祖姓名、分祖姓名、支祖姓名、内容简介、谱内名人、收藏单位或个人。
五.谱籍地仍标以原修谱时地名,而非今之行政地名。
六.为统一行文。原书籍有“1册”“2卷”“民国2年”等,改为大写“一”“二”。收藏单位“犹他州”“市博”“中央民院图”“上图”改为全称“美国犹他家谱学会”“XX市博物馆”“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原提要中标题目录等无书名号添加书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