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华杉讲透孟子》,孟子曰:“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饮食之正也,饥渴害之也。岂惟口腹有饥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人能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则不及人不为忧矣。”
饮食对于人来说,什么东西好吃,什么东西难吃是有个标准的。但是,如果一个人饿急了,你随便给他吃什么,都是世间最美的食物。孟子说,这是失了饮食之正,是为饥渴所迫。
那么只有口腹之欲为饥渴所害吗?人心也会为饥渴所害。人心饥渴什么呢?就是厌贫贱而慕富贵。人心本有正理,就像饮食有正味。因为口腹的饥渴,平时不肯吃的,吃了,平时不肯喝的,比如马尿,也要抢着喝。因为对富贵的饥渴,平时不会干的事,干了。平时不敢走的路,走了。这就失了人心之正,也失了道路之正,走上邪路,踩向地雷。
富而知书礼,容易,安贫乐道,那就很难了。
张居正说:“人心有正理,犹饮食之有正味也,唯以贫贱之故,摇乱其心。富有所不当得者,亦将贪之以为利;贵有所不当得者,亦将贪之以为荣。不暇抉择,而失其正理,亦尤饥渴之甘于饮食,不复知有正味也。心志之有害,何以异于口体之有害哉?”
我们平时做的好多决策,是不是都是因为贪?因为对富贵的饥渴,饥不择食,慌不择路,自己喝了马尿,还不知道。真要渴死的时候,喝马尿能延长生命。但我们平时处理追逐利禄的事情,其实还远远没有到要喝马尿救命的程度。而且只要你不为那种东西饥渴,不失人心之正,旁边就有水喝,不用喝马尿。
但平时我们做的很多事,就是有水不喝,偏着急喝尿。我们着急的是不如别人,着急的是我的钱还没有隔壁老王多。所以孟子说:如果我们的心不受饥渴之害,则不及人不为忧矣,我们就不会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忧虑了。
攀比是一种很可笑的心态,因为都是自己给自己划一个范围比。大楼前的乞丐,不会跟大楼里的富翁比,他总是跟旁边的乞丐比。我们总是跟隔壁老王比,跟同班同学比,谁也不会跟比尔·盖茨比。
比什么呢?比谁钱多?比谁官大?比谁的孩子有出息?最后比谁的身体好?
不跟别人比,一切向内求,一切自足,创造自己的世界。孟子前面说过:“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修身齐家,对自己的修养,创造自己的世界;对自己领导的小集体,创造自己的世界,活在他人想象之外,怎么会去跟别人比呢?对别人,只有礼敬,没有攀比。
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正心,先戒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