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
作者:张宏杰
阅读时间:30分钟
阅读内容:第一章 曾国藩七次科举之痛
阅读目的:这本书买了很久,放在书架上一直想阅读,很开心,从今天开始,我要走进曾国藩的人生。我一直觉得自己不聪明,身上只有一股想变棒的劲儿;所以当有人说他笨,我特别想知道他有什么样的方法,让他变得卓越,让后人将他铭记于心呢?
让我有感触的点:
1、曾国藩的爷爷(曾玉屏),在一个酒楼里和一群纨绔子弟纵酒高歌时,听到一个老头领着小孙子从窗外走过,教育自己的孙子不要和曾玉屏学,没钱却总跑到城里装有钱大爷。于是,曾玉屏卖掉马,每日早睡早起,天天下地干活,发誓要兴家立业。经过他十几年的奋斗,置了百十来亩地,发家后,曾玉屏做了重要的决断,不惜重金,送儿读书考秀才。曾玉屏的儿子到43岁考了17次才中了秀才;期间有人笑话曾玉屏,这场景让我印象深刻,曾玉屏相信人定胜天,“儿子供不出来,还有孙子,孙子供不出来,还有重孙子,我就不信曾家没有翻身的一天!”我想,这也许就是曾玉屏的儿子为什么会考17次依然不放弃的原因!他有很强的抗压能力,钝感力!现在实现不了的梦想不代表我以后无法实现!当然,我不会把自己的梦想强加给我的孩子,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但是曾玉屏的不实现梦想不罢休的精神,以及从“不务正业”到卖马干活发家置地的行动力,特别值得我学习!
2、曾国藩在第六次不仅落榜,而且,还被批评“文理不通”,这给曾国藩造成了很大的刺激,于是,他反思考试的经历,并找出原因:笨,同时也有很强的进取心。解决雄心和头脑的差距,只有一个办法:超人的努力!曾国藩对比了自己的文章和他人的同题文章,找出了可进步的点,明确了自己的首要任务。最终,中了秀才,中举人,中进士。我感触很深的是:曾国藩的自省,发现问题,找原因,解决问题。同时,也觉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也非常的重要。曾国藩有一个习惯,不背下一篇文章不睡觉。问题没解决就不给自己蒙混过关的机会。刚好对应了我面对问题的态度,向曾国藩学习,不逃避,面对和行动!
3、分享曾国藩发现的笨功夫的好处:
(1)笨拙的人没有智力资本,因此比别人更谦虚;
(2)笨拙的人从小接受的挫折多总失败,逆境商数高,抗打击能力特别强;
(3)笨拙的人不懂得取巧,不走捷径,遇到问题只知硬钻过去,因此,做事不留死角。
我学习到的点:
1、立即行动的果断!
2、为实现梦想不断付出努力,直到达成为止!
3、遇到困难不放弃,找原因,找差距,找方法,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