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第8节。《论语》最有名的名句,没有之一。闻道,人生之颠峰。尤如佛之涅槃,道之升仙,马斯洛之自我实现。但为什么要说死呢?
夕死可矣!到晚上死了也可以啊!这个死是寻死?不怕死?死而无憾?可以去死了?还是别的什么意思?
寻死肯定不对,孔老夫子可不是学悲观哲学的,没听说修行把自已修死的。不怕死也不对,不怕死的人多了,也不是非得闻道了才不怕死的。可以去死了与寻死差不多,也不对。
所以通常理解为死而无憾。朝闻道,夕死可矣。早上闻道,晚上就是死去,也没有遗憾了!
真的就没有遗憾了?孔老夫子的闻道成仁,如同佛教的涅槃成就阿罗汉果,只是个人的修行圆满。但佛还要普渡众生,成就佛国净土;孔老夫子还要齐家治国平天下。怎么能就死呢?怎么可能死而无憾呢?
在众生普渡完之前,涅槃者不称佛称菩萨。在天下统一太平前,闻道者亦称不称仁者圣人,只能称之为君子。当然佛祖孔圣除外!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我们还不能死!但为什么孔老夫子要说夕死可矣?
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要重建礼制,进一步统一和平天下,其难度可想而知,其阻力何其之大,其希望何其之小。平天下的理想,需要仁者君子用生命去推动。
朝闻道。个人修行有成,去恶成善,是何等开心的事。但个人的无恶,与整个社会的无恶,其间的距离何其之大。我辈里仁之士还任重而道远。
夕死可矣!谁也不想死,谁都怕死。但闻道之士,为平天下的目标,随时准备着付出自已的一切,至夕死,亦可!
想起入党誓词中的一句话: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朝闻道,夕死可矣!!!!
闻道,是终点,亦是一个新的起点。菩萨要去普渡众生,君子要进一步齐家、治国、平天下!具体要怎么去做,我们接着往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