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陈涉世家》中有句名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若是被普通人轻易说出,肯定会被冠上“狂妄自大、不自量力”的帽子。在我看来,说出这句话的无非两种人,一种是真不知天高地厚,一股儿气血涌上脑门儿,澎湃了自己恶心了别人;另一种就是孤独的人,管你爱不爱听,反正看不惯我的人多了去了,你算老几。对于后者我还是很羡慕的,羡慕他们的勇气,真能做到不理世俗,从而遗世独立。
之前我很不能理解,为什么有人可以一个人上课,一个人去食堂,一个人去图书馆,什么都是一个人,这样不会太枯燥了么。我就不行了,什么都喜欢组队,什么都爱凑热闹。
热闹得多了,就对“热闹”产生了怀疑。每天跟不同的朋友们出去吃吃喝喝就为了刷下存在感免得自己被孤立,但这些朋友值得我去深交么?有时小组讨论明明我有不同意见可怕被人笑话于是闭口不谈,真的是对的么?渐渐的,我讨厌人云亦云,厌倦毫无内容的“热闹”生活,于是,开始尝试"孤独"。后来,我也习惯一个人,每天一个人从图书馆回来走在树影婆娑的小路上倒别有一番寂静。
孤独是有害的么?孤独当然不是有害的。孤独跟抑郁不同,抑郁的人看什么都是灰的,没有兴趣爱好,对生活毫无热情,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根源是极度自卑。
而孤独的人恰恰相反,正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追求,才会选择与众不同;正是因为他们看穿热闹的背后是空虚,才会宁愿孤独。就像周国平评价自己“我天性不宜交际。在多数场合,我不是觉得对方乏味,就是害怕对方觉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愿忍受对方的乏味,也不愿费劲使自己显得有趣,那都太累了。我独处时最轻松,因为我不觉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无需感到不安。"他可以算的上是个"孤独"的人吧,只要不和无聊的人共处,就算一个人待着发下呆也是很有趣的吧。
孤独是属于少数人的,它跟朋友多少并无半点关系,就算你四海皆兄弟,或许比谁都孤独。可此"孤独"非彼"孤独",这个"孤独"无非是你闲着太无聊而惶惶不安,茫无头绪,百事无心,一心逃出寂寞所以拿"热闹"驱逐,不曾想却是举杯消愁愁更愁,所以感到孤独了。
而我指的是遗世而独立的气质,拥有者让寂寞本身成为一片诗意的土壤,一种创造的契机,诱发出关于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体验。所以孤独的人很难有朋友,一旦有,往往是真的。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何必贪心呢。
庄子追求的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普通人能做到"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就很不错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