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王绘静
《说话的魅力---你不可不知的沟通技巧》这本书,刘墉先生以"说话"为主题,教你如何坏话好说,狠话柔说,大话小说,笑话冷说,重话狠说,急话缓说,长话短说,虚话实说。他也帮你分析古今中外的幽默,教你埋下伏笔、营造气氛,引爆笑点,把僵硬的语言变得婉转,黑白的语言变成彩色,甚至教你说话的时候需要注意的呼吸调整、仪表姿态、养气之方。这是刘墉先生三十多年关于说话的心得经验,全部都是生活化的小故事,由浅入深的道理,既有“战略”,也有“战术”,人际交往中的诸多微妙尽显笔端。
刘墉先生的说话技巧让人佩服,但是怎样才可以像刘墉先生一样成为一个“会说话”的人呢?
从最简单的打电话的时候的“喂”说起,语气、语调的不同给人的感觉也不尽相同,那么我们打电话的时候即使对方看不到我们,但是我们的感情都可以通过话筒传播到对方的耳朵里。
废话少说。我们应该改掉自己说废话的毛病。人之所以说废话是给自己说下一句话思考的时间,那么可以不说这些废话,沉默一会,再去说下一句话,也给听话的对方思考的时间,对方会对听到的话加深印象,以达成有效沟通。
看人说话。想说话感人,就要让听众的情绪跟得上,能够听进去,否则说了等于白说。别聊“你有感觉,别人没有感觉”的话题,否则只会自找没趣。不要用别人不懂的词汇,在说话前先看看听众的教育水平如何,并且说话的语速也要视对象而定。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谈话的时候不可以冷落别人,要“顾全大局”,免得“背黑锅”。
小心失控。说话的速度要看对象,要衡量得失,年轻人和老年人的思维速度是不一样的。同样的语气与速度,听众当时的心情也会导致感觉有差异。白天说话要理性,夜里说话要感性。说话的时候不能口若悬河,要在快之间加一些慢,尤其是人名、地名、国名、官衔等名词,要放慢速度,慢慢的讲完,就可以表现出从容不迫的神采。
一鼓作气。因为有人气强,有人气弱。气强的就有群众魅力,人气足,可以感染到听众。所谓气壮,先要理直才能气壮。要有天生的野性和爆发力,首先在气势上要压住场子,听众才会认真的去听,这样的人也更有群众魅力,在台上的表现更能够带动台下的听众。
收放自如。在说话的时候,要主要音调和音量。在某些场合说话的时候应该注意不能太大的音量。还有紧张的时候容易造成说话快,这个时候就要不断的告诉自己慢一点,在慢一点,利用放慢的这个过程,可以让人去思考听到的内容。
说到“坐”到。你和别人说话时,上身向前倾,会显得更有诚意,也更容易拉近你与对方的距离,赢得对方的好感。尤其开会的时候,就算椅子是硬的,你靠在椅背,甚至身体滑下去一点,绝对不如你坐挺,上身稍向前倾来得好。当你改变坐姿,很可能自然而然地就博得他人的好感,觉得你认真而且积极。双手抱胸传达出的“身体语言”是敌意和防备,你如果不持反对的意见,或心里不安,甚至有愧,何必那么警戒?你也千万不能身子不动,只转过头去。如果这时候,你再双手抱胸,就算你无心,也会给人有敌意的感觉。心理学家调查,女人看男人常从鞋看起。这可能因为女人含蓄,不好意思一开始就看脸,所以低着头,先看鞋。她们认为一个男人如果穿鞋子、选袜子都讲究,才显示这个男人有品位。相反,只注意衣裤,而不配衣服穿鞋袜的人则是假品位、半吊子。
光鲜亮丽。说话的力量会受到光线的影响。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当“敌暗我明”的时候,敌人就出在优势位置。所以找人谈判或者训话的时候,要选择不正对着光的位子。如果要展示自己的强势,可以在办公室和家里最靠里的座位后摆一盏灯,让你具有“审讯者”的优势。如果不希望表现强势,甚至存心表现弱势,或在跟上级、长辈说话的时候,可以坐在比较亮的位置。于是对方可以看清你的表情,显得你没有遮掩,比较诚恳。顶灯常常把人照成“黑白无常”。 演讲时,不要让讲台处于顶灯正下方,如果不能移动,应该在桌面上放两张白纸,把光反射回去,这样会显得你的脸不那么阴沉。如果你觉得自己显老,可以不开顶上的大灯,而开跟你坐着的时候差不多高的台灯。当你做不到的时候,换个亮色的茶几或在地上铺块浅色的地毯,甚至只是在桌上放些浅色的摆饰,都能让你看起来年轻些。
这些方法全部来自于刘墉先生的生活中,那么我们就在生活中去尝试运用,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效果的。高人指点,少走弯路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