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在流浪,小丑在殿堂?

大师在流浪,小丑在殿堂。

有趣的灵魂不管在哪里都散发着魅力,有文华的灵魂不管身在何处,都是迷人的。

自古常曰:人无高低贵贱之分,众生皆平等。人类驾驭于万物之上,最是聪慧,足以引领万物。

虽现实已经是如此,可我却时常认为:人的灵魂有高低贵贱之分。

从最近的沈巍事件,尤能充分体现此事。一名流浪汉,出身平凡,少时喜爱读书,买不起书籍,只能捡垃圾换钱买书。后来进入上海徐汇审计局,看到纸张只印刷单面的,或者废纸有用的,就捡起来,习惯使然的他,在审计局上下班时间做起了垃圾分类,有些人却觉得他这种行为是精神病,沈巍被劝退,与家人的关系也闹僵。后面开始自己流浪的时光。

沈巍说:假如前面有一个橘子皮和一张纸,他只会捡那张纸,不会去捡橘子皮,捡橘子皮是环卫工的事情,如果他做了就是僭越。也许有些人天生就自有他的使命。他的使命不是成为救世主,也不是作为人海中的一粒尘埃。他的使命是什么,谁也不知道。但我却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很重要的使命,那就是让自己的灵魂有归宿,有安全感。

别人不相信我这是公益行为,偏说我有精神病,我也没有办法。疯子和天才往往只有一线之隔。这就是很讽刺的事情。从前的疯子,现在的大师,人们都是以自己的眼光去定义别人的行为。

一边流浪,一般捡垃圾,一边阅读。沈巍说他停不下来,没有归宿,他要往前走,他也不知道会去哪里。是的,肉体有归宿,可灵魂没有归宿,这是一件多么令人不安的事情。有些人一辈子吱吱不求,名也好,利也好,对有些人来说皆为粪土,只有灵魂有真正的栖息之处才是唯一所求。

沈巍走红,有很多媒体去采访,网络主播去现场直播。甚至传出,拍得沈巍一条视频,金额500-1000不等。我看过一个视频,很多网络主播把沈巍栖居的屋子围得水泄不通,还有个别美女主播找沈巍合照,排视频等等。对于这种现象,我感到很可惜,很无奈,很感叹。在主流媒体的今日,我更多的是希望媒体,网络引导正确的价值观,而不是以别人的才华来谋得自己个人浅短,甚至令人感到可笑的利益,以及传播一些扭曲的价值观以误导别人。

纵观整个事件,其实有一句话可以概括这个事件:有人惊奇地发现一名流浪汉,乞丐,居然有此种文化修养,反观自己却是文化不通的文盲,被自己给吓到了,被流浪汉给惊艳了。我叹这社会可笑,无知之人竟是如此之多,也感叹人们对于文化知识的缺乏,教育还是为今社会之本。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大象无形,道隐无名曰: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

明道若昧;

进道若退;

夷道若纇;

上德若谷;

广德若不足;

建德若偷;

质真若渝;

大白若辱;

大方无隅;

大器晚成;

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

这段话值得每一个人去深思,去研究揣摩。人修其心,散于外 ;敛于内,发乎自然。真正有高深智慧的人,是不会显摆自己,只会在适当的时候说适当的话,做恰当的事。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是与庸常之人有所不同,如省如悟、躬身克己。大道无形,省身自悟,静坐常思己过。

这世界上有很多自命不凡的人,总在嘲笑别人。殊不知,其实他在别人眼里才是最可笑的。在我认知里,幼稚和无知并无任何区别。人,生而应该是善良以及有趣的。即使不能,也请千万不要嘲笑和伤害任何人。有文华的人,即使满身污垢,蓬头垢面,灵魂也会变的高大。相反,即使一个人再高贵,衣着再如何光鲜亮丽,面貌十分整洁,但是他的内心是邪恶丑陋的,这样子的灵魂定然也是丑恶的。就像《道德经》里说的:质真若渝,大白若辱。纯真的品格却似浑浊;洁白无瑕却似含污纳垢。有趣的灵魂从来不会因为一个人藏于市井,或者因为他是一个乞丐,就远离。相反,有趣的灵魂从来不会屈居于内心丑陋,精神丑陋之人。

我不想轻易给别人某种行为轻易定义“大师”或者“小丑”。我赏识和钦佩有文化和有追求的人。江湖也好,殿堂也好。若是自由身,人的追求在哪里就往哪里去。人的灵魂和内心在哪里能寻得安定就往哪里去。人在寻找内心与灵魂的一种充盈感,往何去?从来都是未知方向。

有一句话,我很是有感:阅读书籍,不管是哪一种,都要有思辨的能力。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就是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加之思辨,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而不是囫囵吞枣,一味汲取,若是如此,定然也是茫然无知的。

在文章的结尾,我想说一句话。

人,怕的不是“物以类聚”,而是灵魂“物以类聚”。希望你我都有一个“好”的灵魂,内心都安定自然。


愿你一直不断学习进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