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本分真诚面对自己,坦然无碍面对他人,就是优雅。
——阮义忠
来自书中《庐山温泉的父女》
这是我看完的第一本有关摄影的书籍。
在光的研习课程上到一半的时候我就买了这本书,按照平日的读书进展来看确实慢了太多。
但,对于摄影的书籍我更希望自己能够慢下来,不像看小说一样,一直追着故事情节往前走,每天只看几页,先是仔细的看一会儿图片,然后再看作者描写的关于每张摄影作品内容的由来。
看完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些作品当中都透着深深的时代烙印,就像作者最后一篇写到的“那个时代那些人。”
带着部分的想象,结合着每个图片的内容,已经被作者带入了那样一个古朴的年代,似作者童年及青年的回忆里。
尤其喜欢这幅《庐山温泉的父女》让人感受到浓浓的父女情,女孩眼里的流露出对父亲不舍和依赖。
来自书中《归园外的逍遥人》
这张作品当中作者写到:“然而,一切繁花依旧在岁月的侵蚀下风化,淹没于四窜盘踞的藤蔓树根中。”我怅然离去,却闻牛车声辘辘,当下见证了这份温馨的农家乐。富贵如云,真正的逍遥自在,还唯有寻常百姓才能得啊!
这幅场景好像在自己的童年里也可以寻到,很小的时候爸爸赶着牛车拉着我们一家大小去地里给白菜捡苗,原本并没有多远的路程,但只要坐到牛车里时间就好像被拉长了一倍,晃晃悠悠的,总是能把瞌睡虫勾来,一觉过后终于到达目的地。
来自书中《驿站》
看到这幅作品时,并不知道老人坐在这里是个驿站,只觉得这是一个孤独的老人,却衣着讲究,老人的孤独好像把周围一切都渲染的更加孤独了。
其实一开始我对这本书所呈现的作品并没有太多的感觉,当然也在于我浅薄的摄影积累以及局限的审美触觉,所以为了能够有些提高就这么慢慢的一直翻看着,因为那是个胶片的年代,所有的照片都是黑白,就像所有的感情只能选择表达黑白一样,而接下来越来越喜欢,直到看到最后的时候才恍然明白,也许黑白才是那个时代最恰当的语言,只有黑白才能涵盖那些岁月沉淀的优雅与沉静。
来自书中《农具间的摇篮》
我更赞同作者在最后一篇当中写到的一句话:我总觉得农业社会是人类的童年,计算机入驻生活之后,人就没有童年了。工业借着牺牲农业而成就,回望过去,叫人怎能不珍惜、敬重那个时代、那些人?
毕竟,那些没有手机、ipad,计算机游戏的年代,我们童年所有的记忆都那么贴近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