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阿拉伯国家集体公开谴责哈马斯,就知道哈马斯这回铁定完蛋了

7月29日,由沙特和法国牵头在联合国发布的《纽约声明》中,沙特、卡塔尔、埃及等17个国家及欧盟、阿盟共同要求哈马斯解除武装并结束对加沙的统治。这是历史上首次阿拉伯国家集体公开谴责哈马斯,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卡塔尔——这个长期为哈马斯提供庇护的国家也签署了声明。

这标志着哈马斯已经被阿拉伯世界抛弃,彻底完蛋了。

一、政治孤立:阿拉伯世界的“集体背刺”

沙特、卡塔尔、埃及等17国联合欧盟及阿盟发布《纽约声明》,首次明确谴责哈马斯2023年10月7日的袭击,并勒令其“交出武器、移交加沙治权给巴勒斯坦权力机构”。此举彻底打破阿拉伯国家长期对哈马斯的隐忍态度,尤其卡塔尔(哈马斯政治总部所在地)和埃及(曾扶持哈马斯)的倒戈更具象征意义。

沙特推动声明意在换取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提升地区话语权;埃及、约旦则担忧哈马斯引发难民危机和边界动荡。美国通过军售和外交施压加速了这一转向,阿拉伯国家选择“弃车保帅”。

二、军事绝境:内外夹击下的生存空间坍缩

哈马斯面临严重财政危机:战士工资拖欠、地道网络被以军摧毁80%、精锐指挥官遭定点清除。加沙民众因生活困顿对哈马斯统治不满加剧,部分民兵组织(如“人民力量”)甚至在拉法建立“自治飞地”,脱离哈马斯控制。哈马斯武装力量濒临崩溃

以色列开放人道物资通道的前提是哈马斯解除武装,而阿拉伯国家联合声明支持这一条件,切断了哈马斯获取外部援助的合法性。伊朗因自身经济危机和代理人受损(如黎巴嫩真主党)无力支援。现在哈马斯的国际援助通道近乎彻底封锁。

三、人道危机:统治合法性的瓦解

加沙210万人口中90%流离失所,三分之一陷入饥荒,医疗系统崩溃。哈马斯被曝高价倒卖国际援助物资,甚至挪用粮食援助供养武装人员,导致民众愤怒情绪蔓延。

看到一个说法,自此次哈以冲突开始以来,以色列已允许94,000卡车粮食进入加沙,足够200万人吃两年,而哈马斯则通过窃取援助获利5亿美元。这种说法,大概率符合事实,要不然为何美国和以色列不让联合国有关机构发放援助物资,就是担心哈马斯再从中搞鬼获利。

阿拉伯声明强调“支持加沙平民而非哈马斯”,国际社会将人道灾难归咎于哈马斯“绑架平民作人盾”的抵抗策略,以色列借此强化舆论攻势,空投物资分化民心,说明哈马斯过去凭借欺骗手段窃取的道德高地丧失殆尽,舆论战已经失效。

四、地缘重构:巴以问题“去哈马斯化”加速

在彻底清除哈马斯以彻底解决加沙问题的关键时候,法国牵头,英、加等大国尾随,提出要在9月份联合国举办的“巴以两国方案”会议上“承认巴勒斯坦国”,以此为筹码,施压以色列接受巴权力机构接管加沙,构建“两国方案”框架。沙特明确表示:哈马斯解散是阿以关系正常化的前提。

这个解决方案和以色列的目标是有冲突的,但也并非完全不可接受。须知,在此之前,以色列就曾把约旦河西岸和加沙还给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以换取阿拉伯世界对以色列的承认,即所谓的“以土地换和平”。谁知冒出个哈马斯,用恐怖手段把刚刚有点希望的中东和平进程打个稀烂。所以,不彻底消灭哈马斯,中东地区就无法实现和平。这一点,现成为阿拉伯世界和西方社会的共识。

从这一点上看,如果哈马斯拒绝缴械,以色列可能借国际默许发动全面清剿。

结局预判:覆灭或边缘化的必然性

哈马斯已拒绝缴械,称“红线不可触碰”,但在失去财政、武器补给和民众支持后,残余势力或退守局部游击战,难以维持有效统治,短期顽抗难改颓势。

从长期来看,阿拉伯世界与西方联手推动“后哈马斯时代”方案,由巴权力机构接管加沙、国际监督重建。若以色列同步撤军并开放边境,哈马斯将丧失存在根基。

结语:历史车轮下的牺牲品

哈马斯的危机本质是中东利益重组中的“弃子命运”——阿拉伯国家选择务实外交取代空洞的抵抗口号,西方借机重塑巴以格局,而加沙民众的苦难成了权力游戏的注脚。若哈马斯最终覆灭,巴勒斯坦问题或许迎来一个得以解决的转折点。

这一转折,是旧秩序的终结,更是新秩序的开端。

不管巴勒斯坦问题最终结果如何,哈马斯的彻底覆灭则是铁定的。

这是一件大好事,借以告诫世人:

轻言暴力者,终将为暴力所吞噬。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