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觉得自己看到的是真理,你离真理就越来越远了”这句话不知道是谁说的,那一刻不自觉 的从我脑子里了蹦出来。
这个源于我的一个教练客户,给我讲述了他的同事的许多不是,作为教练,我不否定客户讲述的可能是事实,我能觉察出讲述背后的不满和他对自我价值理念的坚守。
我尝试着问他“我听到你说了很多的‘不是’,如果说她有做得好的,那会是什么呢?”
他不假思索的说“我没有发现好的”。
我问他:“如果我们换一个维度去看她的行为,你会看到什么不一样的呢?”
他不知道如何回答,似乎在思考,但是没有答案。
我继续问:“如果每个行为背后都有正向的动机,你觉得她的正向动机会是什么呢?”
......
这让我回想起一次在朋友圈和朋友的对话:
“我家乐乐老打人,不知道咋办”——“如果每个行为背后都有正向的动机呢?”
“自我意识,她认为别人的玩具也应该是她的”“她知道打人会变成怪兽和小恶魔,但任然照旧打人”——“打人会给她带来什么呢?”
“能抢到被人的玩具”——“抢到别人玩具能给他带来什么呢?”
“快乐、满足感?...”
从一个看似负向的行为,我们也可以看到正向的动机和诉求。
如果我们从负向去看待行为和人,我们看到的永远是错误的、令人沮丧甚至是愤怒的,而且一旦深陷负面的情绪,我们的能量会下降,我们会“坚信”自己看到的就有一定是正确的,而这恰恰让我们失去了真正完整的看待个体的机会,我们就无法带着更大的能量去面向未来解决问题。
史蒂芬柯维博士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拥挤的地铁车厢里面,两个小男孩,一个10岁,一个6岁左右,他们在嬉戏打闹,让本来沉闷的车厢多了一些嘈杂,很多乘客有些烦躁了,甚至是嫌弃他们,而他们的父亲就站在旁边,并没有制止小男孩的行为,这让乘客开始在内心斥责这位父亲的失职和小孩的无教养。父亲似乎也看到了这一幕给乘客带来的不悦,他低着头,言语中带着忧伤,低沉的说:对不起,他们的母亲刚刚去世了,我们刚刚从医院出来,两个孩子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个事情.....所以,......
这一刻,所有乘客之前对小男孩和父亲的气愤和责怪马上消失了,甚至为自己刚刚的反应感到自责,他们马上表现出对这一家人的关心和同情。
这个小故事,让我们觉察到,一旦我们看到了每个行为背后正向的动机或意图,我们的状态就会不一样。
与其盯着负面的东西不放,那样只会烦恼并找不到出路,不如真正的探索背后的正向动机,真正的去理解这种行为的合理性,才会更容易去接纳他,然后满足正向的需求,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回到一开始的教练客户的话题上,当我让他尝试着去理解同事行为背后的正向动机的时候,他沉默了,他说自己开始慢慢懂了,不再坚信自己以前看到的都是正确的,他会尝试着去挖掘同事背后的正向的意图,他相信自己会更好的理解别人,他说他似乎明白了。
这就是教练的第三个原则:每个行为背后都有正向的动机或意图。你相信吗?你任何似乎都相信吗?
后续:下一篇,我们来看看我们想要的答案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