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白居易生平时,发现了一个令人诧异之处:他先是和元稹合称“元白“,后又和刘禹锡合称“刘白“。他不是与李白杜甫并称唐朝三大诗人吗?又怎会先后列在元刘二人之后的呢?心生蹊跷,便对此三人的作品作了一些了解和对比,发现此等排序并不算屈了他,且容在下道个仔细:
作为中唐的大诗人,元刘二人是有着不凡的成就的,元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贫贱夫妻百事哀“等句,刘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潮打空城寂寞回“等句,在当时风头确实是盖过他的。既如此,白居易又何以名列唐朝三大诗人之中的呢?笔者私以为,这归功于他的两首长篇<<长恨歌>>与<<琵琶行>>,尤其是<<琵琶行>>,每读必使人赞叹不已。有了此两首,他的终身成就是胜过元刘的。既然具这等功力,后来又怎会无同等作品?这里应有两方面的原因:一者,创作灵感本就不易获得,更何况此等煌煌巨著;二者,他字为乐天,实为一个竞争心较少之人,他的性格正如他在<<琵琶行>>序文中所自述的那样,“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有迁谪之意。“
及此,事情缘由已大致明了了,他与弹奏琵琶的女艺人于一秋夜邂逅于浔阳江畔之情景,也愈发使人悠然神往了,感此赋诗一首《闲诗其四(怀白居易)》以终本文。
二零闲诗其一
始解太白搔首意:平生何事与人言。
光阴不似斑骓马,可系红桃绿柳间。
二零闲诗其二
辜月已别腊月来,申城巷陌几时白。
庭花不晓是何季,一晌暖阳便欲开。
二零闲诗其三
恙者游人无可约,舟山兄弟又新别。
今冬连雪也不赐,徒有黄龙毛里靴。
二零闲诗其四(怀白居易)
无思如起树,有意似折花。
天山生雪莲,五岁才一发。
司马逢乐女,感激赋琵琶。
复为虽觉难,已足称大家。
亦是寻常人,过市谁识他。
金不忧,朝鲜族,诗词爱好者。就职过贸易公司,设立运营过小型公司,居住上海。认为有诗的人生是美丽的,又认为美丽的心境催生美丽的作品,即“想得美,才能写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