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一篇旧文,也是我改变的初始点,内容如下:
注意,这首先是一个逐渐劝服自我的过程。
先谈王者荣耀
王者荣耀就是一个垃圾聚集地。不能说里面没有正常人,但是就沉迷游戏这个角度来讲,能沉迷游戏的一般都是自控力不强、且能挤出大把时间的人。
前者对应到没有坚定的意志,沉迷在快速反馈的机制里,主要的就是性格急躁、一点就爆的垃圾;后者则是对应到各种人群,不珍惜时间的学生,摆烂躺平的青年。
当然,肯定还有很多正常的玩家,但无可否认,王者玩家的垃圾含量是显著高于生活当中遇到的人的,尤其当你参与到巅峰赛和排位赛当中时,垃圾含量更高,高得离谱。沉迷的人在线时间更长、游戏场数更多,你遇到的几率更大。这里不排除匹配机制和账号的影响,比如说根据玩家日常游戏表现,会不会你匹配到的垃圾就是更多呢?甚至,你越好,遇到的垃圾越多。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玩这个游戏?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社交性,是王者荣耀的玩法设计与腾讯两大社交App的绑定,是和朋友同学一起玩的欢愉,这牢牢的关系链捆住了不少人。王者的“五排就差你了”和麻将的“三缺一”已经是旗鼓相当了,朋友一句“来?”,你回一个“冲!”,无需过多言语,峡谷里见证我们“真挚的友情”。什么!不玩?你不合群!况且自己还确实有点想玩呢。
其次,趣味性和成瘾性,一次次版本更迭、一波波数据测试,elo匹配机制、段位晋升机制,匹配、娱乐、排位、巅峰,经过近十年的打磨,在那些看的见、看不见的模式和细节中,你情绪的高涨与低落已经被设计好了。
有时候我也会疑惑,究竟是机制问题造成了大量玩家摆烂,还是因为少数恶意玩家的行为导致了游戏环境的急剧恶化?这个问题有点意思,但不是本文要讨论的论题。写这篇文章旨在纠正过去的错误,指导未来的行为。因此,我只需要知道王者现在环境很垃圾,而我也极其容易沉溺。
最后,不可否认,王者荣耀确实也会有激动人心的时刻,遇上好的队友温暖你激励你,打了一场酣畅淋漓竭尽全力的对局,这个时候无所谓比赛输赢,我相信,其体验比单纯设计出来的趣味要妙到不知哪里去,夸张点说,这些时刻里闪烁了人性的光辉: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互相激励、拼搏奋斗、善意与希望......
但是,正如质量与数量不可兼得,8年王者历程中拾到如此遗珠的次数太少了,付出与收获完全不成正比,舔狗舔八年都上位了,我玩王者8年,哈哈。
另外,这些感受是容易遗失的,而且我也没有保留的意识,王者荣耀的保存对局和精彩时刻或许是个好东西,但多少人会用呢?能保存下来偶尔重温一下的都是有心人。另一方面,遗失还体现在对现实没有影响上,真实生活或工作中遇到好队友好对手,会惺惺相惜,对自己的事业和生活产生正面影响,其持续性也更加深远。
王者呢?打了和没打差不多,赢了的会让你输回来,高兴了那你也差不多该难过了。甚至前文提到的势均力敌的酣畅也会在设计之中,怎么样,是不是有种《楚门的世界》的感觉,一切都是被安排好的。
三个字,不值得。
我为什么玩这游戏呢?
好像也没别的特殊原因,每次劝我下载回来的是大概是三个原因: 一是当看到相关的视频、资讯等,比如教程技巧、精彩时刻和活动信息,这里最该提的是吃饭或者睡前找游戏直播下饭,电子榨菜名不虚传;
二是闲暇时想找个娱乐项目打发时间,而我主要倾向就是王者荣耀和网络小说,这两玩意是真浪费时间,尤其是后者,前者吃饭的时候顾不上,后者你连吃饭都顾不上。小说也是个大问题,后文再谈,先把王者荣耀聊完;
三是想到朋友可能会玩,好像没有这游戏,就失去了和朋友的联系。朋友A是我认为的自控能力很强的人,无论是高中能够做到一以贯之的刷题学习,还是大学时期保持绩点顺利保研,抑或是对小说和游戏的合理消遣,都令我深深羡慕。自控力强、有规划、执行力强、合理娱乐自我,这是我印象中的A。说实话,在朋友方面,他就是我玩王者最重要的理由,我窃以为可以通过王者在他身上学到那些优秀的品质,就像以前喜欢看学霸的草稿纸和笔记本,好像藉此自己也能吸取学霸的智慧和学习方法。但心里我知道,这不可能,这本质上只是对想进步的心的一种虚假弥补,而真正能促使我做到这些的,只能是来自自我的要求,在不该放纵的时候,千万不要放纵。
ok,差不多厘清了为何沉迷王者的原因,接下来就是分析病症、对症下药,给出解决办法。
社交性,对我来讲好像没什么了吧,首先能够承认的朋友本来就没几个,唯一有牵扯的就是A,但是凭借打游戏来进行联系加深,只能说舍本逐末。
相反,将王者荣耀视为唯一的联系更是大错特错,这种观念与联系都是极为扭曲的。
至于趣味性、成瘾性和打游戏时所收获的感动,其实想起来大多都是不开心的回忆,更多是来源于浪费时间的悔恨,真的是悔恨,既后悔又一打四五个小时,又痛恨自己浪费了时间。
因此,从根本上来讲,我并不是排斥王者,我是恐惧那个不能控制的自我。
采取什么措施呢?完全杜绝自己玩王者?还是留一点余地,给自己设立游戏时间?等到回头看统计数据,还是出现无法控制的情况就只能完全杜绝,直接注销账号。设定游戏时间每天不得超过1h30min,差不多算下来4场左右的时间,足够了。
考虑到看到相关游戏资讯和视频时,会产生玩的欲望,这里应该降低接触到的信息,拒绝游戏直播,减少视频观看,电子榨菜采用读书、纪录片或者美剧来替代。
考虑到闲暇时间的娱乐项目,用读书来替代,游戏这里设立1h30min的时间,故而先做一段时间的考察,再确立能否作为娱乐项目,如果还是控制不住,那就只能注销账号了。
考虑到玩王者最重要的原因是想加强与A的联系并学习他身上的认真、自律和坚持的品质,加强联系方式有很多种,一起玩王者是低效且荒唐的一种,毕竟我心里知道一起成长才是最具价值的方式,王者靠什么成长?上分?可笑。
另一方面,认真和自律这样的品质是能靠在王者里fuck别人或者被别人fuck换来的吗?不行的,有些苦必须吃,控制自己强烈的欲望,成大事没有捷径,学习也少有快乐,往往笨功夫才是真功夫,把时间花到更值得花的地方。冯唐在书里讲过一个曾国藩劝诫他弟弟的故事,其中用了八个字“强自禁制,降伏此心”,大意是你要摁住自己的欲望,除此也没别的办法了。
写到这想起古代常有大毅力者的说法,那他们是不是在更大的欲望面前“说不”了呢,我们目前还没到大毅力者的地步,那先做一个“小毅力者”吧。
这个App使用时长的统计功能几乎是每个手机都有的,Android一般是屏幕时间管理,iOS是屏幕使用时间,看完文章不妨去查查你在哪些App里耗费时间。
在Fenng大的知识星球“解忧杂货铺”里,一位球友曾咨询男朋友沉迷游戏的情感问题,Fenng大如此说:一个成年男人如果还沉迷在游戏之中,只能说是不成熟的表现。
除去以之为事业的人,我深以为然。
再谈网络小说
我大概二三年级就开始接触网络小说,说来颇为可笑,我看的第一本小说是我在学校围墙后的垃圾堆里翻出来的,名字我到现在还记得——《邪镇天下》,晃晃快二十年过去,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本书比现在大多数爽文都优秀,我也自此沉迷小说。
小学由“邪镇天下”开始,后来又看了家里长辈剩下来的书页泛黄的武侠小说,主题基本脱不开“神功”、“美人”和“权力”; 初中在所谓的“读书社”办了张借书卡,自此不能自拔,熬夜、通宵都是常有的事,人家五六点早起去学校搞学习,我四五点早起去搞穿越,只为了不被老师家长抓。什么斗罗斗破、什么遮天仙逆、什么盘龙凡人在这段时间里看了个遍......
高中自是不用提的,最后上了个所谓一本继续混,毕业出来还是混.
细数人生至今的几个关键词,小说和幻想是必然在列的。
我写到这里时曾考虑过要不要写这么清楚,有没有必要将自己展露在别人的面前,仔细想想其实都没什么所谓,这个阶段最难的应该是诚实地面对真实的自己,所以,写吧,面对吧。
很多人意识不到,相比起游戏,网文成瘾性其实更高,传播比游戏更具优势,耗费时间其实更久。
从成瘾性来讲,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能戒毒瘾的只有网文和钓鱼”,由此可见一斑。一本小说在起笔之初会先有一个大纲,里面包含了主线剧情和支线脉络,而里面最重要的就是爽点设置,没有大纲的网文是没有方向的,没有五章一个小高潮、十章一个大高潮的设计是不会吸引人的。
游戏和影视行业那些搞剧情的都还差了点水准,真正的天赋大佬都在网文圈。
更恐怖的是,网文更新速度快、成品率高,负责初筛的是有多年经验的编辑,负责复筛的是近5亿的网文受众,由不得你不上瘾。
可能很多人会讲,网文作者很多都是学历差、水平低,甚至连高中都没毕业就去写网文了。诚然,这在以前是一个客观因素。但是随着时代发展,网文作者的平均水平也一直在提高,而最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忽略市场的检验,这是最高的试金石。
从传播上来说,在早期电子产品较少的时候,网文的流通都是通过实体书籍来进行,初高中学校里流传的那种大部头,字体极小极密,一本就两三百万字。而学校周围的一些个店铺里,也总藏着数不尽的二手书,一般都是以租借的形式进行借阅。后来,随着电子化产品的普及,从普通的MP3到按键机,以及后面的所谓学习机,流通起来更是方便,网文潮则更是汹涌。
我是真的见过拿着MP3看完了几百万字的人,一屏幕只有十几二十个字,坑爹的以前MP3还没有阅读记忆功能,今天看到100章,明天又得重头一下一下点击按键翻过去,但上瘾的人就是有这个毅力。毒都戒了,还按不了几千下?后来的手机、学习机就不说了,只能说生产力的提升确实在娱乐方式上有突出贡献,对自我约束力不强的人来说,确实是消灭时间的灾难。这几年经常看到“短视频一刷就一天”的说法,殊不知这个现象从二十年前就有了。
从时间消耗上看,前文说了一句话:“王者和网文,前者吃饭的时候顾不上,后者你连吃饭都顾不上”。现在网上依旧有人在号召消灭游戏,随便一些相关资讯下边总能见到对腾讯、网易等游戏厂商的谩骂,但实际上消磨中学生时间最多的一直都是网文。
随便一本网文,动不动就是几百万字,这还只是一本;随便一个网文分类,称得上“神作”的网文,字数加起来怕是十亿都打不住。看完一本还有一本,看完一类还有一类。
耗在网文的时间多了,三观很难不被影响。作为流水线产出的网文,主打的就是一个节奏:爽。
怎么爽就怎么来,金钱、暴力、情色、权力在里面演绎的动人至极,你要力量就有力量,你要美人就有美人,你要权力就给你权力。在几百万字的篇幅里、在时间流逝的沉迷里,少年人幻想的一切都唾手可得。
爽啊,当然爽,不爽怎么让你掏钱、让你沉迷。
可我们都知道,世界总是遵循守恒原则,能力的提升势必要经历千万次的枯燥练习,金钱的获取可能会逼得你低下头颅舍弃尊严,至于所谓美人和权力那更是普通人碰都碰不到的神话故事,那可能是几代人奋斗的余荫,但是没有人喜欢看这个,网文这么写就是死路一条,这个产业也不可能做大。
这就是大部分网文的现状,本质上是YY文学,并且随着网文阅读门槛的降低和更新要求不断拔高,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大部分作品只能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我一向提倡的是“读什么不重要,读出什么才重要”,可对着故意抹去奋斗实践、盲目追求爽感的快餐意淫文学,那你读的是垃圾,读出的大概率也是垃圾。
当然,网文经过二十来年的发展,确实沉淀出了少数好的作品,甚至有些作品的含金量已经有了流传下去的资格,但往往这种书反而让你没有上瘾的感觉,他只会带给你过瘾的感受,甚至是深邃的思考,这种书读起来往往不能说爽,反而可以说有些痛苦,因为思考和改变总是痛苦的。
网文之害,大致如此。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叫做《就算把游戏都禁了,考不上的依旧考不上》,其中一些内容也谈及了网文的弊害。不过受限于简书的规则,链接我恐怕不能放出来。
写到这里,已经快5000字了,不过既然已经5000字,那我干脆再写透彻一些。
这篇文章一直在讲王者和网文,那单单就在讲游戏和小说吗?肯定不是的。
这两样可以换成任何让人上瘾、沉迷的东西,包括短视频、漫画、黄色视频等等,让人失去心气的本质上不是这些东西,而是失控的自我。
如何恢复和管理失控的自我,这在意志、心理和生理上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然而抵抗诱惑却是我们人生的必修课。
只要是人,无论青少年,还是成年人,都会面临诱惑和欲望,至于如何正确面对,网上可以找到很多方法,甚至在初中的思政课本上都能找到相关内容,大抵逃不开“正确认识”、“转移注意力”之流,但是最本质的依旧是一颗强大的心。
失控过,才更懂得自控的珍贵;虚度过,才更明白时间的价值。
文章开头,我写的是“这是一个逐渐劝服自我的过程”,在我的上一份工作中,一个季度的工作可以用6个小时来完成,而其余时间则可以自由支配。
不幸的是,欲令智昏,我选择了最浪费生命的方式,浪费了极其宝贵的几年。
而现在,强自禁制,降伏此心,去做自己真正想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