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本书,《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这本书里有一个很重要的词叫情感引导,我个人理解就是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让家长进行相应的引导。

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孩子不分场合,不分时间的撒泼打滚哭闹。这其中的缘由,其实不是她们不乖不懂事,是因为我们在教她们词汇的时候,教的多的一般是一些名词,比如房子、大树、电视机、路灯,但是很少教她们表达情感的词汇,比如开心,郁闷,伤心,难过,害怕。
因为这些词汇在教的本身,就会遇到困难。只能通过具体的事例让她明白什么是开心,什么是难过。而那些撒泼打滚的孩子们是因为她们无法用言语来描述她们的情感,所以只能用哭闹撒泼来发泄。
遥遥很小的时候很爱哭。虽然不会撒泼打滚,但是也只会用哭来表达情绪。那个时候我还不懂得情感引导。直到有一天,看到一篇育儿笔记,里面提到了五个虫子的故事。
大概的意思是说在孩子哭闹的时候,我们就问她你现在肚子里的是哪条虫子?开心、害怕、郁闷、伤心还是生气?当她回答你的时候,你就知道她的心情了,然后就接着可以问她,你为什么伤心或者为什么难过。当她愿意跟你分享和交流她的情绪的时候,那么你就可以找到症结了。后来我就经常用五个虫子的故事来了解遥遥当下苦恼的原因。

直到今天,看了《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这本书,我才知道其实五个虫子的故事就是这里说的情感引导。我是工科生,所以一般我们喜欢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看待事物本身。而情感引导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要知道孩子当下的情感到底是什么,这个是一切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源泉。
就比如刚刚,遥遥摔了一跤,大哭。我立马把她抱起来。学着书中的方法,告诉她,遥遥摔跤了,好痛吧。你摔跤了妈妈也很难过。妈妈抱抱你好吗?这个时候遥遥更大声音哭了,我知道她听进去了,大哭是表示委屈难过。这就是书里说的,和孩子交流的第一步是体会并且理解她们的感受。
然后我继续说,那你哭一会吧,妈妈知道你很难过,你哭一会,发泄一下,一会就好了。同时轻轻安抚她的背部,这一步也很重要,叫情感宣泄。是孩子都需要情感的宣泄。于是我允许她发泄出来,不然憋坏了怎么办。于是遥遥继续哭泣。但是,慢慢的,声音没有刚刚那么大了。
于是我开始进行第三步,转移注意力。于是我和她说,床上这么多绘本故事,有没有你喜欢的?我们要不要读故事书?比如你最喜欢的我的梦想?当她听到我的梦想的时候,眼睛放光了,同时,彻底停止了哭泣。然后我就和她念了她最喜欢那本绘本故事。故事读完了,遥遥的心情彻底平复了。
这个时候,我进行了第四步,引导孩子回忆当时的事情。我问遥遥,刚刚你为什么哭?是摔跤了吗?她说是的。我说你怎么会摔跤,是去做了什么事吗?她想了想说,我去拿东西。我说,在哪里拿?她说房间。我说怎么会摔跤呢?是没开灯吗?她说不是,房间里开灯了。她说不小心滑了一下。我说是因为太急了吗?她说是的。好吧,整件事差不多弄清楚了。于是,我和她说,那下次我们拿东西的时候慢一点好不好,她点点头,说好的。
那一瞬间我好开心。因为遥遥肯和我说心里话了,说明她把我当朋友了,同时我相信我的建议她也听进去了。未来,我将继续努力,在陪伴孩子的路上,边学边实践,愿遥遥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