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号参加江苏数字音乐与声音设计大赛系列讲座。受益颇多。这篇文章我想分享一下,音乐人戴荃的讲座内容和我的一些感想。
戴荃演讲的名称是:用?填满我的音乐?首先他提出来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音乐?我的第一个反应是,音乐的起源。在场的师生回答的则比较感性。因为这并不是一个有明确答案的问题,所以大家畅所欲言,思路大开。
其次,他提出在流行音乐的几个部分:旋律歌词编曲中,歌词尤为重要。目前市面上的不少歌词,一味追求短平快和抓人眼球。而他本人则比较喜欢古风的歌词。建议大家多研究诗词格律,多看看五言七言宋词等。无独有偶,在方文山的一次讲座中,我也听到了类似的建议。尽管在某些时候,词的版税,可能会低于曲得版税,可是词很可能会成为让一首歌曲永垂不朽的重要因素。戴荃举例李白的一首秋风词: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这首词被戴荃改编成了歌曲。他说诗人,音乐家要善于无中生有。说白话一点就是矫情。
个人感觉用敏感这个词更好一些。诗人就特别会移情,比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众所周知,花并不会流泪,鸟也不会惊心。看宋词,觉得无论是男女词人,都心思细腻、敏感的不行。
在音乐的风格与特点上。国外有诸如爵士、摇滚、乡村、funk等。中国本土的歌曲风格有号子小调山歌等。他举了一个外国人拉二胡的例子,在技巧上,完全没有问题。可是在韵味表达上就有一点不对味。这萌发了他自己写古风歌曲的念头。
在音阶和弦和声和肢体上,不同的肢体配器,会给同一首音乐,带来不同的演奏效果。她以王菲的<我的天空>为例,演示了三首因为不同伴奏织体,所带来的听觉不同的享受。他还建议我们多研究鼓和贝斯,并且多做习题。
在问答环节,一位同学问了一个,不仅是音乐人,所有的艺术创作者都可能面临的一个问题:如何应对没有灵感,没有灵感了怎么办?戴荃的回答非常坚决,他说,不可能有没有灵感的时候。他会随身携带可以录音的mp3,有灵感来时及时记录下来。常年累月下来,竟也有上千条的灵感。
讲座很精彩,两个小时很快的过去了。戴荃拥有扎实的专业技术,他的表现欲极强,舞台上非常放松。希望他今后创作出更多受大家喜爱的音乐。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