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心和判断力
工具、平台熟练使用的能力
沟通能力
分析定位问题能力
问题推进能力
风险意识
敢于发现并刨根问底追查问题的能力
提高效率---自动化
坚定的交付
关注用户体验
团队合作以及不断学习能力
个人认为责任心是最重要的素质,拥有判断力是需要持续的积累经验和关键时刻看待问题的视野。培养判断力的同时也应该增强自己在团队中的影响力,尽量使自己的判断和决策得到大多数人的信服。软能力这些内在的品质,我认为作为拥有正常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同学都应具备,以下简单介绍下本人在工作中比较依赖的点,希望各位看官补充。。。
工具、平台使用
Charles/fiddler使用,能抓包看数据、进行重写数据、断点、弱网模拟等,就是看的懂用明白
xmind、excel、word、ppt等办公软件熟练使用,文档汇总编写和数据可视化非常非常重要
各种用于工作的通讯软件
项目管理、bug管理平台的熟练应用
git平台的使用
打包管理持续集成jenkins的基本操作
adb工具包中常用功能使用,instruments的使用
公司在用的各种监控、报警平台的使用
各种转码、json转换的网站,轻量级工具sublime的使用
尽量会用,例如jmeter、loadrunner、wireshark等
沟通能力:
重点:说明白因为什么?后续要做什么?需要对应的人如何做?问题抛出的时候要将前后文背景描述清楚,并@相应的人。群里有人@自己时,要积极响应,语言精简描述准确。
1、明确需求,表明前因后果
目的:更高效更愉快的沟通交流,让自己和对方都能更好的沟通。说明白因为什么?后续要做什么?需要对应的人如何做?
2、及时回应有结论及时同步结论
当某个群中被@了,看到后应当及时给别人回复,尽量不要直接处理晾着对方很长时间
3、紧急事件,电话联系
紧急且复杂的问题应该当面交流,没有条件时打电话沟通,语言要简练,抓住重点,忌言语散乱,顾左右而言他。
4、友好的让你的小伙伴能更好的沟通
交流时无论是在哪种场景上,适当用一些语气词,柔软语气,表示友好,例如:哈~、辛苦、麻烦、打扰、有劳。。。尽量减少不自信或奇怪的语气词的使用,例如:吧~、嘎嘎。。
分析定位:
为什么qa要具备分析定位问题的能力,“这不应该是开发干的事情吗?”,有一些人有这种想法,但是qa也应该具备基本的问题分析和定位能力。一般情况下研发们都很忙,只有一些责任心较强的研发会自己追着问题定位,还有很多研发喜欢搪塞。这时如果你能够有理有据的理清问题的症结所在,能有效避免来回扯皮,提高工作效率。这个过程对于理解产品的功能逻辑有重要的意义,精准的分析定位能力也有助于提升你再研发团队中的可信度,提高自己的影响力。
问题推进
推动一件事情的时候,需要双方都认识到这件事需要被推动,有积极的意义,充分说明推动该事情的意义会让推动过程轻松许多。首先要确定问题的严重性和对用户的影响,各方达成一致后,通过阐明问题的重要性推动研发及时解决。以及通过和PM或领导针对某一个点进行讨论,这个点可以是优化的点,可以是新增需求等,讨论改动或者新增点给产品或公司带来的收益,达成共识,push方案落地实施。
风险意识:
“风险意识”是对风险的把控意识,首先要能够识别一个问题的风险点在哪里。比如一个偶现的bug,要根据复现几率、复现机型、bug的严重程度、是否会导致用户无法进行下一步核心用户行为的继续操作,比如会导致用户无法继续拍摄,那么我们判断这个bug的风险较高。对于一个UI问题,如果在全面屏手机上已经严重影响到用户的使用体验了,那么这个问题也需要快速修复,并且发灰度验证是否在其他机型出现类似的UI问题,才能避免上线后的风险。
自动化:
auto everthing 这种能力在现在的这种互联网大潮中(wtf,你懂得。。。)显得尤为重要,不甘于平庸的功能测试,都会想着各种办法提高自己办公的效率。自动化是很好的思路,需要不断的学习,能够不断实现auto+1并为自己所用,那感觉简直不要太爽。
坚定的交付:
作为qa,最重要的就是要对自己测过的系统软件负责,当项目完成测试后,如果雇佣你的老板听到,“我不能保证质量,不知道会不会出问题”,肯定会想:花钱雇佣你就是给我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的,那我还雇你干嘛呢?项目或系统上到生产环境之前,项目中非qa身份的人最喜欢听到qa说的是:我经过严格且系统的测试,bug已经修改,现在软件的状态符合预期,可以上线。当然这是比较理想的状态,大多数时候项目都会由于时间和质量的冲突,牺牲部分质量,这个时候就需要qa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风险说出来,并说出bug的影响范围、程度和评估,给团队一个明确的答案,让大家心里有谱,再行决定是否上线,并且要有邮件或公告周知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