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推荐一本书 || 编号:[1720]
。。ISBN: 9787559471918
。。内容简介。。
情绪易崩溃、胆小怕事、爱发脾气、与他人冲突不断、不喜欢跟别人玩、有时表现出“脾气坏”或者“自私”…… 这些都是孩子情商有问题的表现。
孩子情商发展期是什么时候?谁对孩子情商发展影响最大?情商家里有这样的孩子怎么办?
0~12岁是孩子情商发展的关键期,如果在此期间父母能帮助孩子提升情商能力,不但可以提升孩子的学业表现,还能为其成年后的幸福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这是一本写给父母的儿童情商实操指南。书中理论深入浅出,提供了孩子各个发展阶段的情商培养的路径,同时包含大量贴近生活的案例,提供在家易操作的练习技巧,是一本很好用的枕边手册、桌边指南。
。。作者简介。。
唐雯: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育学硕士,幼儿教育指导师。
曾任幼儿园园长、国际学校教师、小步在家早教教研总监、美丽中国教师发展总监及支教教师,在中国、泰国、美国等教学数年,有丰富育儿经验,现专注于家庭教育的深度研究与实践。亲身实践儿童情商教育,将儿童社会情感课程应用于中国家庭,其打造的“唐雯老师说教育”,获得众多家长认可,为数万个中国家庭解决育儿困惑。
。。网评。。
#
非常具有实操性,讲的也很详细。
#
这本书中的方法实用有效,家长也很容易操作,美中不足的一点就是排版的时候能加入一点色彩就绝绝子了!
#
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0-12岁都是发展情商的黄金期。这就好比刚配好的湿润泥坯可塑性是非常强的,但随着时间流逝,水分越来越少,泥坯会越来越难被捏制。也就是说,一旦错过孩子情商发展唯一的泥坯期,可能就意味着机会的永远失去。 也就是说,虽然情商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人生任何时间都可以通过学习来提升情商,但越早提升越有利于人生发展。
#
这本书中,还有着大量现实生活中养育孩子时可能碰到的案例以及相应的处理方式,还有着大量的其他提高情商的工具。 每一个父母都可以通过这本书的仔细阅读,通过这些有效工具来完成着培养并提高孩子情商的职责,让孩子们成为高情商者,在未来道路上,能够成为走得更为顺遂的人。
#
这本书真的让我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如果我能早一点遇到这本书,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培养他的情商,那么现在的他一定会更好。当所有的家长都把眼光盯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时,我们真的要好好想一想,成绩虽然在目前对孩子是最重要的,但从长远来看,他更应该具备的是以后可以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能力,一个低情商的孩子,很可能会在以后的人生中遇到很多挫折,不管现在孩子是处于什么样的年龄和阶段,只要我们开始重视并培养孩子的情商,那么无论何时都不算晚!
#
除了工作和学习,育儿方面,我们更加需要一本指导意义的“工具书”,《情商这门课,只能父母教》就是一本很好的适合家长的育儿书籍。随着社会的发展,身为90后的父母,已经意识到了成绩不应该是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一个身心健康,抗挫折能力强,能幸福生活的孩子才是我们先要培养的孩子。
所以情商对一个孩子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情商不像天赋,不是天生的,难以企及的,而是一种人人都可以学会的技能。既然情商是可以学习的,那身为父母的我们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跟孩子共同学习,一起培养出高情商的孩子,让每个孩子的天赋被充分挖掘释放,培养孩子一生的优势。
情商对一个人的一生有多重要,低情商的人就算拥有很强的天赋也极可能因为这块短板而连最基础的事情都难以完成。发展孩子的情商,不仅不会耽误孩子的学习,更能促进孩子的学习,使其一生幸福,这不正是所以父母对孩子的愿望!
作为一本工具书,书里详尽罗列了我们平时生活中就能用到的情商培养方法,大量的真实案例,具体呈现了高情商的培养全景图。刚看完这本书我已经做了一堆笔记,并实际运用跟孩子的沟通中,亲测有效,实用性很强。当然除了高情商的培养方式以外,其中的原理作者也从教育学跟心理学角度给出了科学的分析,感觉对家长而言也是很好的疗愈。希望每个父母都能通过这本书,带着整体,辩证,陪伴,持续的心态看待孩子,能够充分享受亲自时光,拥有高质量的亲子关系,接受孩子,并爱他如他所是。#亲子育儿#每秒都值得记录 #育儿 #读书推荐 #读书心得 #分享好书
#
与情商密切相关的大脑区域在额叶。额叶负责产生意识、控制冲动、整合信息、计划调节。额叶的发育,3岁左右达到峰值,之后发育速率减缓,发育过程持续到青春期。如果在0~12岁额叶被塑造的关键阶段,孩子没有机会锻炼冲动控制、行动调节,额叶得不到足够的刺激,发育不充分,情商发展就会受损。
发展情商,就要抓住大脑发育的黄金期——0~12岁。错过这个阶段,大脑的发育虽然仍在零星进行,但大脑的工作效率不会再发生大的变化。
引自 2 0~12岁:高情商培养的关键期
#
儿童的发展有主观能动性,他们从出生起就是独立的人,也具有发展的主观意愿。陪伴的心态指的是划清问题的界限,分清哪些是孩子的课题,哪些是我们的课题,把孩子的课题留给他自己,给他们在摸爬滚打里成长的机会——这是他们学会活得自洽通透的唯一方式。我们最终要接受,作为陪伴者,很多时候我们除了抱有强烈的共情看着孩子在自己的课题里挣扎,什么都做不了,什么也不用做。而正是这种不作为,给了孩子独立的机会。
引自 第一部分 高情商教养基石
。。关注朋朋 遇见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