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常常觉得学习或者工作效率低,感觉压力大?
你是否也会晚上睡不着,早上又起不来?
早上匆匆忙忙对付一口早餐,顶着黑眼圈急急忙忙去上班?
你是否也会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之后感觉像是要虚脱了一样,除了躺平什么也不想干?
其实,你并不是一个人,至少曾经的我也是这个样子。
晚上不想睡,早上不想起,拖到最后一刻,匆匆忙忙收拾,有时候早餐也没时间吃,就开始一天的忙碌。
等到忙完之后有时候已经很晚了,久而久之,身体赶不上生活节奏,一天天的抗议起来。
这样的生活也许我们会认为是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让我们迫不得已的选择。
可是,扪心自问,真的是这样吗。
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我有一个朋友,他常常精力充沛,一日三餐,午休,工作效率高,生活也是丰富多彩。
这样的生活可以说令我们无比羡慕,可我们做着同样的工作,生活在差距不是很大的环境里,却过着完全不同的生活。
追根究底,是因为,他有着常人很少做到的自律,他为自己养成了我们从未注意到的一些好习惯。
由此,才让同样的24小时像是比我们多处好几倍的样子。
那么他能做到的,为什么我们不能呢?
他的好习惯从他的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同时,也能从《24小时大脑》这本书中窥见一二。
1.关于工作
你给自己列过任务清单吗?如果列过,那你是怎样给它们排序的呢?你是否严格按照清单上的内容来实施的呢?
可能是,也可能不是。
这本书中给了我们科学的方法来规划一天的工作,说它科学,是因为它遵循我们人来大脑的一般工作规律。
跟着大脑的规律走,可以事半功倍。
首先,最好能够早起30分钟,给自己预留一点可机动的时间,平稳地转换日间大脑。
其次,早晨6点到9点是大脑工作的黄金时间段,然而我们常常忍不住打开电脑或者手机,看看邮件,看看微信等各种社交软件。
看见之后,又会忍不住去一条条回复,等到全部查看完,再回复完消息,时间已经偷偷溜走,最后也只能感叹一句时间怎么过的这么快,什么都还没有干呢。
可是,当你想要开始投入工作时才发现,这个时候,十点了,大脑已经难以再帮助你进入工作状态了。
因此,对于邮件或者不太紧迫的信息,我们可以固定一个时间去统一回复,尽量使用简短的语言,这样节省的不只是我们自己的时间。
上午是大脑最活跃的时间段,将思考性的工作放在上午是最好不过的,到了下午,副交感神经开始兴奋,大脑开始不那么活跃,我们可以将机械性的工作放在下午来处理。
如果一天的工作量比较大,那么我们可以列出一个工作清单,这样可以让大脑一天都比较清晰。
2.关于休息
我想大概作为中国人都是有午休这个习惯的,因为从小就被强制午休,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学校。
小时候精力旺盛不懂,长大之后才发现,中午不睡,下午是会崩溃的。
只是午休也不是时间越久越好的,有研究表明,午休三十分钟是比较合适的,能够消除疲劳,避免下午犯困,使大脑更加清醒。
同时也能够提升工作状态。
晚上10点到凌晨两点是调整身心的黄金时间段,此时,副交感神经系统占据主导地位。
然而晚餐后,如果直接入睡,是会难以进入深度睡眠的,因此,入睡前预留充足的时间解决晚餐和洗漱问题,这样能够帮助我们拥有一个良好的睡眠。
在睡眠过程中,大脑会将当天接受到的信息整理出来,但如果我们放不下自己的手机,不停浏览网页,或看查看朋友圈,去获取信息,这样会不停地刺激交感神经兴奋。
同时手机屏幕和电脑显示器的所散发出来的蓝光也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
这样使得副交感神经无法取得主导地位,也影响到大脑晚间的正常工作。
因此,为了我们的睡眠质量,睡前半小时放下手机,避免社交媒体的各种信息扰乱内心的平静,干扰我们的睡眠质量。
3.关于周末
之前有听到一个朋友说,遇到周末,觉得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于是使劲熬夜,并不是因为不困,只是不想睡,第二天可以睡到自然醒。
或许这是人性,但也算是一种报复性行为,但这种行为看似挺爽,只是到了第二天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相反,对于我们的影响不是一天这么简单,因为这样打乱了生活节奏。
在周末保持与平时差不多的生活节奏,才能让我们避免频繁的适应节奏带来的不适。
当然,周末也是要休息的,晚间的放松也能够让我们更快地进入睡眠。
周末感到疲惫又无聊时,不必抱着手机刷一些无效的信息,整理整理屋子,一次只整理一个房间,时间不会太久。
这样可以避免我们消耗掉太多时间而感觉且感觉疲惫,感觉到焦躁不安和怎么会有干不完的活。
并且收拾和整理的行为本身就能够让我们放松紧绷的神经,而整理一处物品就能够起到刺激交感神经、舒缓情绪的效果。
总之,大脑是人类一切活动的中枢,要想轻松应对生活中的问题,想要让自己过有规律又高效的生活,了解我们的大脑,遵循它的规律,便是最好的办法。
书中提到了80个好习惯,也许并不是所有习惯我们都能养成,也并不是每一个习惯都适合我们每一个人,但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让自己对大限度的保持活力,和轻松愉快,即便是生活已经如此的艰难,也能让身体得到适当的放松,也利于我们保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