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位妈妈,自己是大学教授,精通英语和法语,翻译了多部著作,出版了很多书,在事业上获取了很大的成就。有一次和她一同参加一个考试的巡视工作,无意中得知她的孩子在青岛工作,有人就随口问了一句,孩子在青岛做什么?这位教授说孩子在一个酒店当厨师。提问者以为自己听错了,又问了一遍,你孩子当厨师?这位妈妈笑着说:“是的,这是他的最爱,他自己选择的职业。”她妈妈回答时没有一丝遗憾,很平静。提问者脸上的表情反而显得很复杂,说实话,当时在场的几个人脸上的表情都很复杂,有不解、有疑惑、有惋惜、当然更多的是敬佩。
几年后再想起这件事,就联想到国家刚发布的针对学校教育的几项政策以及新政策带来的新思考和新问题。
双减政策的出台,使得众多课外辅导机构直接面临转型的危机。千千万万个家长笑了,孩子们笑了,终于不用上辅导班了。也有很多家长在想新的办法,准备继续鸡娃,因为毕竟中考、高考还在。确实是,只要有中考和高考,竞争始终是存在的,而且没有一丝一毫的减少。让孩子因双减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不是国家制定此项政策的初衷,相反,双减之下,对孩子们自身的要求和外在环境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拼着上辅导班的日子可能一去不复返,但新的环境下,应该是双减与双拼并行。
随着国家对课外辅导机构的整治和限制,教育评价体系的改变,考试的减少,作业的减少,需要确保的是学校的课堂教学质量,需要孩子由过去的拼时间、拼上辅导班刷题改成拼孩子自身的学习力。那些在课堂上更加专注、更加主动、更加高效地学习的孩子必将脱颖而出。与此同时,想让孩子更优秀,拼爹拼妈也是必要的条件。只不过,按照过去的掏钱送辅导班的逻辑显然行不通了。拼啥?拼的是理念、拼的是视野、拼的是自己能否给孩子科学的引导和无形的影响、拼的是家长是否有让孩子做他自己的勇气、拼的是能否发现孩子的潜能和激发孩子奋发向上的内驱力。这些,比直接掏钱送到辅导班难多了。
家长若能教育和影响孩子养成积极向上、刻苦勤奋、自律自强、谦虚、仁爱的美好品质,那么他的学习成绩就不会差到哪里去。如果孩子懂得感恩,乐于助人、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爱好,将来即使做个平凡普通的司机、快递员、售货员,他也是幸福的。比起那些在父母的威逼下走自己不喜欢的路的孩子要好很多。不是吗?有的人可能天生适合搞科学研究,有的人可能就真的适合做家政服务,最可悲的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用所谓的付出和牺牲,给孩子设置了过多的藩篱和干涉,到头来,孩子父母都未能如愿,这样的结局,实在太多,也实在不愿意再看到。虽然我不知道那位教授的孩子做厨师做得怎么样,但我相信,他一定不会怨恨她的妈妈。以她妈妈的见识和学问,即使自己一辈子当厨师,他也不用心怀愧疚地觉得给自己当教授的妈妈丢了脸,没有心理压力,这样的一对母子,羡煞旁人。说不定,他将来有一天成了全国最著名的面点大师或其他什么菜品的顶尖高手,他的贡献和成就,很可能超过他妈妈,这也是我们所期待的。即使他一直做一名普普通通的厨师,如果他感觉幸福,那么,谁能说他对社会做出的贡献比他妈妈少呢?
记得很多年前看过一本书,名字是《教养离我们有多远》。里面讲到德国的蓝领工人,白天在车间工作,晚上下班去参加音乐会,去喝咖啡,或者回到家里静静地陪伴家人读书学习。这样的画面,太美!比起那些嚣张跋扈、缺乏修养的部分有钱有权的人,那些蓝领工人代表的是一种高贵和真正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