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位老师在讲西游记唐僧扫塔的情节,这个情节一直被人诟病,扫塔是从下往上扫的。原著中就是从下往上扫的。
这个情节至少有四重境界:起点低、当下净、回头脏、平常心
想来人生开始都处于低层,没人一出生就站在塔尖尖上,生来任务不同,起点不同,但各自有修炼完成自己的事业为己任。站得高有站得高的好处,自然也有他们苦恼的地方,虽然当世的境界不同,可忘记前缘大家都是一样的,前世的机缘能提升境界,有些思考却是不能延续的,生命本身就是一个轮回,未必会卡在那里但参悟的部分还是少不了。向上爬辛苦了点,但那不是目的。
得失重要么?不重要么?说不好。一说重要那就有得必有失,说不重要那就不求上进,况且得失没有界限,得到什么?又失去了什么?想拿不太重要的换取重要的?还是拿重要的还更重要的?倘若是为了得而得那是什么概念呢?付出的时候还算计着对方该用多少回报过来,我心累,那我的付出又算什么呢?我是得有多缺才如此斤斤计较?
可说我完全不计较,那是不可能的,我控制不了,也没必要控制自己,否则只能是多此一举徒增烦恼。我心里打着算盘,但却是在衡量我自己,我若爱人这样够不够,不够的还要填进去补足,不算纵容,不为求回报,单纯就是我为我爱的人爱的事甘愿付出,求仁得仁又何怨?
前两天看了篇小说有句话说得特别好:我感觉我什么都不缺,也没有特别执着的事,如果连一个想掏心掏肺对他好的人都没有,活著干什么?
我对父母真心实意的好,对伴侣也如此,将来的后代也一样,不求问心无愧,但求真心。若说傻也是可以的,不过总归不会伤害自己。当然对自己好,爱自己多一点一点错都没有,不会爱自己的人也学不会爱别人。爱是本能是技能,对谁无关,能力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