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冬月之恋
五点多钟,天刚蒙蒙亮的时候,赵卓帆在一夜酣梦中醒来,他感到喉咙里一阵干涩,眼前一片朦胧。昨晚的酒喝得太多了,有些过量。身旁的妻子忽然翻身起来,瞥了一眼床上半梦半醒的男人,一只手轻轻地掖了一把被子,趿着拖鞋,奔里间的洗手间去了。
赵卓帆看见女人白皙而肥硕的身子在眼前一晃,瞬间消失在迷离的视线里了。见惯了风花雪月的他,心底涌起一股莫名的惆怅,这真是一件大煞风景的事情!他甚至忘了眼前这个四十多岁的女人也曾年轻过。
卫生间里传来女人很响亮的小便声,那声音畅快而恣意,在早晨清冷的空气里犹显刺耳。这在从前简直是难以想象的,以前的她是那样矜持和羞怯,仿佛总在刻意掩饰身上的哪怕一丁点儿缺点,绝不会以丑陋的一面示人。唉,生活就像是白开水,平淡无奇,两个人在一起生活久了,一切也都波澜不惊。赵卓帆在心底发出一声叹息 ,再也睡不着,身子一骨碌坐起来,发出两声轻微的咳嗽。
“你醒了?!”女人在里间关切地问,“你今天不是要出差开产品订货会吗?我这就给你做饭去!”
赵卓帆嘴里含混地应了一声,起身沏了杯茶,一边啜饮着,一边怔怔地想着心事。
这一次,赵卓帆其实并不是要去出差开什么产品订货会,而是去参加一个高中同学毕业二十年后的聚会。他之所以没跟妻子说实话,是怕引起女人吃醋和误会,毕竟当初两个人结婚时,他曾经和过去的一位高中女同学之间传出的恋情,妻子也是知道的。
现在还不是同学聚会的时间,赵卓帆今天动身比预定的时间早了两天,对此他有着自己的盘算。
赵卓帆没有想到,都快二十年过去了,他竟还能联系上当初高中时代的许多同学。他原想这辈子除了几位发小,只怕再也见不到同学中其他的许多人了呢!高中毕业以后,大家各奔前程,天各一方,彼此音空信渺 ,像断了线的风筝,哪里还有什么联系呢?说起来还得拜现代网络科技的发展所赐,电话、QQ、微信这些现代科技的产物使得广袤的地球俨然变成了一个村落,纵使远隔千山万水的两个人 ,通过这样的一些平台,也会产生奇妙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对于赵卓帆来说,其实他更应该感谢他的发小沈卫国。沈卫国现在是一家大型私营企业的老总,当年班上的体育委员。小时候,赵卓帆和沈卫国既是邻居,又是同学,并且两个人的父母都是大山里老实巴交的种地农民。父母关系走得近,这更使他们多了一份彼此惺惺相惜的朴素的感情。经过多年的打拼,如今的赵卓帆可谓春风得意,踌躇满志,在北城,他已经是一名处级干部了。
有一天晚上十点多钟,赵卓帆刚准备上床睡觉,忽然接到沈卫国打来的电话。电话那头,沈卫国开始还压低了声音神秘兮兮地说:“嘿,卓帆!你猜我今天联系到了谁?”随后是一阵笑抽的喘息声。
“谁呀?瞧你那兴奋劲儿,出息!”赵卓帆澹澹地说,是那种多年形成的遇事儿从容不迫,宠辱不惊的口吻。
“还能有谁呀?——你当年的梦中情人莫怀钰呗!……哈哈哈……没想到吧?”电话那头,沈卫国声音忽然提高了八度,高声大嗓地说。后面传来一阵略显夸张的笑声,有点放浪形骸。
赵卓帆蓦地一惊,掸了掸几乎挨着指尖的一截烟屁股上的烟灰,一字一顿地说:“莫……怀……钰,怎……么……可……能?”
“这还能有假,兄弟能诳你么?我的大处长!”沈卫国不无得意地说,“忘了跟你说了,前段时间,我和几个同学张罗着在微信上建了个同学群,已经拉了一大帮高中时的同学进来,莫怀钰正是前两天才进的群。我一得着这个消息,第一时间就来告诉你,够哥们吧?眼下我们正张罗着今年毕业二十年庆典的事情呢!我这就把你拉进群来,到时候我们一起去参加这次同学聚会,你可要准时赴约哟!”
“好啊,君子一言——”
“快马一鞭!”沈卫国接茬道。
“届时我一定参加!”赵卓帆爽快地应道,一种奇妙的兴奋的感觉忽然袭遍全身,他感到周身又充满了年轻的活力。
赵卓帆清楚,其实自己内心对于参加高中时代的同学聚会并不抱多大热情,虽然与二十年前的那所乡村中学的同学大都没有联系了,但是这些年来,他或多或少,隐隐约约还是了解到了一些同学的讯息。在那个班上的五六十名同学当中,他无疑混得还不赖,职位也是最高的。不错,当年的同学情谊还在,只是以自己现在的身份与过去的同学们见了面,只怕到时自己再低调,仍然免不了居高临下有意显摆的嫌疑。与其这样,倒不如不去参加的好。但是沈卫国在他面前一提起那个莫怀钰,赵卓帆知道,自己无论如何也是要去参加那场同学聚会的。
往事如烟,浮生若梦。许多年来,在赵卓帆的心坎似乎总有那么一道解不开的结,让他魂牵梦绕,欲罢难休!
学生时代的赵卓帆身材高大,黝黑的皮肤泛着健康的光泽。他学习成绩优异,一直担任着班上的学习委员,也是校学生会的主要成员。即使是这样,在当年的高三理科班上 ,赵卓帆却一直深感自卑。为什么呢?——他们家实在太穷了 。他的穿着是班上同学中最差的,一年当中似乎永远穿着一件褪色的黄军褂和一条洗得灰白的蓝裤子。即使在冬天,这样的两件衣裳也总是不合时宜地套在破旧的棉袄棉裤上。虽然学校为了照顾贫困生,免除了他的大部分学杂费,但生活费还是得自己出的。家里弟妹多,父亲整日披星戴月地忙活,勤扒苦做,可家里的经济依然拮据,能让他从大山里走出来读书已经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赵卓帆理解家里的难处,从来不伸手向家里多要一分钱。生活上他非常节约,恨不能一分钱掰成两半来使。学校食堂里的新鲜时令蔬菜也只能偶尔吃上一次,经常吃是吃不起的,更别提吃那些荤菜了。每次在食堂里打了饭,他就会避开同学的目光,默默地寻一处不起眼的角落,圪蹴了身子,就着从家里带来的一罐头瓶腌菜,一口米饭,一口咸菜地咀嚼起来,倒也香甜。贫困的生活使他变得敏感而自尊,他也比普通的孩子更加早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