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句话为我们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赋予了使命任务,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指明了方向。
坚持党管人才,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
人才的引进、培养、管理都离不开党组织的领导,坚持党管人才,把乡村人才振兴作为全党共同目标。要加强基层干部队伍的建设,选优配强村“两委”干部,确保把村里优秀的“领头雁”选出来,不断充实村干部队伍。坚决把政治站位高、党性意识强、专业素养好的人才选出来、用起来、聚起来,注重引导各领域优秀人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对党始终做到政治上认定、思想上认同、情感上认可。依托县乡两级开展的乡村振兴各项培训,将村干部、村级后备力量、致富能人等培育成一批基层实用型人才队伍。
坚持引育并重,开启人才成长“加速器”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活水源头”。要想实现人才数量足、整体素质优,需要健全完善引才、育才、留才、用才措施,耕好“人才田”,让人才的“水流”源源不竭、竞相奔涌。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加强基层党组织与外界人才的联系,干好乡村振兴需要积极借助外界人才资源,加强人才引进。大力培育本土优秀人才,基层党组织要提高人才培养意识,制定落实人才培育方案,创造农村培育本土人才的阵地,让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
坚持刚柔并济,营造拴心留人“好环境”
留住人才重在关心人才,基层党组织作为人才的“贴心娘家人”,要切实当好人才的挚友,通过开展人才座谈会、青年人才茶话会等,扩大人才交流圈,增强各领域人才的认同感、亲近感和归属感。完善人才的保障性奖励,创新激励机制,要逐渐提高村干部的政治待遇、经济待遇和社会待遇,拓宽人才的成长渠道和发展空间,让愿意留在乡村的人才能有清楚的职业规划,留得安心。积极营造乡村创新创业氛围,为本土大学生、退役军人、优秀人才等提供创业干事的好环境。(通讯员:沙妍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