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1年开始我每年的双十一都要在淘宝和天猫进行大批量采购。
我并不是购物狂,相反我是一个比较节俭的人,需要购买什么东西都会做一些计划。
结婚之前双十一主要购买一些适时产品,比如秋冬季的衣服,或是当时急需要用的一些东西。
结婚之后,忙忙碌碌,不容许花很多时间去逛街采购,所以生活必需品大部分都会在网上购买。综合对比之后。双十一的优惠还是比较大的。
最近几年,我会提前一两个月将需要购买的东西加入到购物车。然后进行比价格。提前半个月,基本确定要购买的东西。根据双十一的规则,做好拼单凑单的准备。
往年双十一的消费在两千元以内。今年比较特殊。因为装修房子的缘故,也因为带有宝宝也不方便出去采购,所以双十一要购买的东西就更多了。
大部分东西都是家用产品。从家电家具到厨房卫生间小的家居用品。能在网上买的就在网上买了。今年双十一整体消费有一万多接近两万。主要开销在电器,冰箱洗衣机等,都是比较大件的。
总结今年的双十一。我购买的所有东西比平时优惠了三四千元。相当于是平时价格的六至七折。这其中除了店铺的优惠也有天猫扶持的购物津贴等等。
网上有对双十一的各种调侃段子,比如说前年买的卫生纸还有好多箱没用完啊,或者是去年买的洗衣粉还有几大包没用完啊,我觉得这些都是比较端的也比较少的。
就我来说,洗衣粉,卫生纸这些生活用品也会在选择在双十一这种比较优惠的大型活动时候囤货。但是肯定会计算好一段时间需要的量,不会太夸张。
连续几年双十一。我的感觉是一个字——累。
虽说双十一是十一月十一日。但是真正开始的是从零点,就是说11月10日晚上你就要开始守着。
最近两年,大店铺的给力活动都是从零点开始,前五分钟前十五分钟优惠力度非常大。
所以为了省几十几百甚至上千元优惠,我们必须得守到十二点,甚至更久,一不小心就会错过。
例如前两年我错过给宝宝买的衣服。五分钟之内是一折两折,五分钟之后就是七八折,价格上相差几十上百元。今年我错过的是鞋子,两双鞋相差将近两百元。
对于网络购物,在我身边有这样几种人:第一种,了解网络并且经常通过网络购买。这种人愿意接受时代的变化。并且也跟得上时代的步伐。。通过适当的学习了解。在网络上购买自己需要的合适的产品。
第二种。认为网络上的东西都是虚假的,价格都是虚高的,没有正品,都是假冒伪劣产品。从未尝试过通过网络购物。
第三种,对网络并不甚了解。与之交谈,他愿意听。但是自己并不主动通过网络购物。
这几类人构成了我网购生涯中主要的议论。有说好有说不好。
一般情况下,我都是与理解的人共同探讨如何通过网络进行省钱购物,以及如何避免在网购中掉坑。反对网购的言论一般我不予置评,但心中是不屑的。
时代在发展,固步自封难以前进。
网络信息发展如此迅速,我们必须时刻调整自己的心态。
想想微信和支付宝发展才几年。原先出门大包小包现金必备,现在我们只要一个手机就能出门走遍天下。在这之前是不敢想象的。
细思起来,双十一已是我逃不掉的“劫日”。网上还有一句调侃的话——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双十一,我是如此,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