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油锅里,开出一朵朵属于年味的花儿时,春节就迫在眉梢了。
炸油果儿,这是过年逃不掉的小程序。如今,信息时代,标准化生产日益发达,年味儿的传统仪式感却在慢慢走远。我始终怀念那最初小时候过年的味道。
以往总是等待亲戚们东一包西一包的送来,等吃是幸福的,因为每一份油果子里都是长辈浓浓的关爱。但是,随着年龄渐长,父母亲友在老去的路上,疲惫渐增,忙碌中已失去了原有的激情,以前是他们照顾我,如今我们长大,他们已老,也该是小辈们照顾他们了。说干就干,为他们炸油果子吧。
仍旧是姨娘远程指导,我和向公炸制,从刚开始的一无所知,不是焦了就是半生不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实验,慢慢掌握了要领,越炸越漂亮。干活也是一门技术,尤其是这种高难度的年活。不到三个小时,我已累的腰酸背痛腿抽筋了。脖子疼的不能动弹。好吃难做,真的不假。怪不得母亲已然厌烦了这复杂的活计。
也许,这仪式感的强调,在一步步证明着我在变老。我想到了我的奶奶,想到了小时候过年前炸油果浩大的工程。
那时候,很冷,但很热闹。炸油果子这项大体力活,就是年前的一次大集合。奶奶一声令下,姑姑们按时到位,有时候姑爹们也得参与进来。家里冬天很少用到的那块大案板也正式登场。请人和面,和好几大面盆,分烫面,油面,死面……花样儿简直多的不可计数。这时候那做油果的高手们都会忙的不可开交,不是被这家请去指导,就是被这家叫去帮忙。我姑姑们在奶奶的带领下,炸油果子需要一整天的功夫。准备工作到位后,熬制花椒水,面坯制作,造型设计,油锅监管,油果运送……每一项都分工明细。夏日里常用的大厨房被派上用场,爷爷和爸爸是看油锅的,女人们都是在大炕上或擀,或捏,或搓麻花…忙起来就像过大年一样热闹。这种颇具仪式感的日子,也成了小孩子们相聚的好时光。守在一旁,学着奶奶的样子,做棉花壳,小鸟儿,花朵,蝴蝶……用红糖做的糖面,既包裹了甜蜜,又带来了视觉的色彩冲击。那一只只油锅里沸腾过的蝴蝶儿,小鸟儿,元宝儿……一个个活灵活现,既好吃又好看。那是拼手艺的时代,纯手工制作,味儿也是倍儿香。
一天的活计做下来,一疙瘩一疙瘩的面团变成了一盆又一盆金灿灿的丰收果儿,香喷喷,甜蜜蜜。大家在干活的时候聊的更欢,家长里短都道尽了,临了,奶奶给姑姑们一人一袋分装好,于是,女儿们带着母亲的心意奔赴小家,直到大年初二,再来团聚。当然,那时候来时,又免不了一包一包的油果子,那是女儿们孝敬父母亲的心意。在传递品尝油果子的期间,浓浓的亲情也被温馨的传递着……年味儿就在团圆中渐渐铺展开来。
而今,祖父母已作古,父母也已老去,姑姑们各奔东西照顾孙儿,只有过年时偶尔能相聚,金兰姑姑还会照样带着油果子来看望我爸爸。然而,忙碌的他们个个都已是孩子王了。
属于他们的时代过去了,属于他们的时间也少之又少,而那朵开在年味里的花儿,永不凋谢,将时光酿成亲情的美酒,甘厚醇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