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乜奇古文怪志,今天要讲的是清代故事:阴阳地界,如果你喜欢,请点个赞,关个注,下回更新不迷路。
四川的酆都县有一口井,相传是阳间与冥界的交汇处。
县里百姓每年都要花费三千金往井里焚烧钱财布匹,名曰“纳阴司钱粮”,如稍有怠慢就会发生瘟疫。
清朝初年,有个叫刘纲的县令新官上任,听说这件事后就明令禁止,一时间舆论哗然,百姓议论纷纷,但县令依然坚持政令。
这时百姓们开始上门提议:“大人如果能与鬼神说明状况,也未尝不可。”
县令问道:“鬼神何在?”
众人说:“县里那口井下便是冥府,只是没有人敢前往。”
县令听了,毅然决然说道:“为民请命,即使死了有什么可惜的?我一定要亲自下去一趟。”
于是命差役找来一根长绳,来到井口,用长绳绑着自己开始下井,众人苦劝半天,但县令去意已决。
县令有个叫李诜的幕客,此人乃豪杰之士,听说后也赶来请命:“我也想见识见识这些鬼神的模样,请让我与您一起下去!”县令起初不同意,但李诜坚持前往。最后二人皆绑上绳索开始下井。
坠到井下约五丈深时,原本漆黑的井底忽然变得明亮起来:只见到处光辉灿烂仿佛有天光照射,放眼望去:远处的城墙、宫殿、房舍,历历在目,恍如人间。
只是眼前的鬼民都十分矮小,身下也没有影子,走起路来双脚腾空,他们说自己不知道有天地之分。
众鬼见了县令,纷纷围上来下拜,问道:“您是阳间的官吧?来这里所为何事?”
县令说:“我为阳间的百姓请求豁免阴司钱粮。”
众鬼听了,都把手放在额上以示敬意,随后啧啧称赞他贤良,又告诉他说:“这件事需要跟包阎罗商量。”
县令问道:“这位包公何在?”
众鬼答曰:“阎罗大殿内。”说完引着二人来到一处宫殿:只见宫室巍峨,建筑甚是宏伟。
大殿上坐着一个头戴冕旒的老者,大约七十多岁,容貌仪态庄严肃穆。
随后听到群鬼依次报曰:“酆都县令到!”阎王听了下阶来迎,作揖行礼后让其上座。
三人坐定,包公问道:“阴阳两隔,不知刘公这次前来所为何事?”
县令起身行拱手礼,说道:“酆都县连年水旱,民力衰竭,连朝廷的课税尚且无法完成,哪里还有余力给阴间缴纳钱财,同时负担两份税租呢?本县这才冒死前来为民请命。”
包公听了笑道:“人间有各类妖僧恶道,借鬼神之名诱骗百姓布施作法,每年为此倾家荡产者何止千万。只是鬼神与人间不通,我无法破其骗局让世人皆知。刘公此次秉公执法为民除弊,即使不来,又有谁敢违抗?如今光临此地,更说明刘公仁爱智勇。”
话未说完,一道红光从天而降,包公起身说:“伏魔大帝来了,刘公暂且回避。”县令于是退至后堂。
不一会儿,只见关帝爷一袭绿袍抚着长须缓缓降落,与包公行了主宾之礼,二人开始谈话,但大多都听不懂,最后关帝爷说:“此地为何有一股生人的气味?”
包公便说了原因,关帝爷说:“如此看来,果然是位贤能的县令了,我想见见他。”
县令与李诜诚惶诚恐地从后堂出来拜见,关帝爷给二人赐座,态度甚是温和,又详细询问了阳间的事,却唯独不谈阴间事务。
李诜素来刚直鲁莽,问道:“玄德公在哪里?”关帝爷听了不答,脸色甚是不悦,随后怒发冲冠辞别而去。
包公见了大惊,对李诜说:“你一定会被雷劈死,连我也无法救你!这是可以问的事吗?何况在一个臣子面前直呼其君主的字号!”
县令开始代李诜谢罪,包公听了只是说:“我也只能让他速速死去谢罪,再保他身体不被炸雷焚坏罢了。”说完打开一个盒子,取出一块一尺见方的玉印,解开李诜的衣服,盖印在他后背。
县令与李诜拜谢而去,搭载绳索从井里出来。
一众人刚走到酆都县的南门,李诜就突然中风而死。装棺入殓后,一道炸雷突然从天而降直击棺椁,衣服全被焚毁,唯独与背部印记重叠的那一块衣服未被焚烧。
故事到此就结束了,我的主页还有更多,有趣又恐怖的故事,欢迎关注,点赞,进主页,继续收看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