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生为何而来?」是个大学问,每个人在生命的某一个时候,总会提出这个问题?只是我们从来不曾期待可以得到答案。有人开玩笑说,倘若人出生时可以附上一份说明书,一份类似「人生使用手册」之类的东西,那该有多好。
现在真的出现了一本「人生使用手册」,向你揭露来到这一生的目的。
写这本书的人是灵媒安士利.麦克劳,他在找到他的人生目标──灵媒之前,是个成功的插画家;这本书虽是他挂名作者,但事实上不算是他写的,因为真正提供内容的是他的指导灵们,他只不过是一个传递的媒介罢了。
《这一生为何而来:灵界导师的十门课》(The Instruction)一出版就立即受到瞩目,美国的脱口秀女王欧普拉因此邀访这名灵媒作家。安士利的指导灵们在节目上「说」欧普拉的灵魂年龄是九级……灵魂居然有老少之分,这就是本书的第一门课。作者指出,灵魂得在一级中轮回个五世到二十世,学会设定的课题后,才能往上升级,直到十级由「肉身层」毕业,进入「因果层」。
送给灵魂的十节课
正是因为灵魂有不同的年龄(第一门课),因此人的信念才会南辕北辙,二级灵魂认为世界非黑即白,却往往成为投机政客谎言下的受害者;当世界领袖多半是五级灵魂时,往往为了政绩而不惜掀起战端;当灵魂到了十级时,因为已经历经太多次轮回,利他主达到颠峰,不仅看淡生死、名利,也了解到人类其实是一体的,也深信「你需要的只是爱」。
除了信念差很大,人的天性也迥异,因为每个人其实都是带着完整的性格出生在这个世界,也就是具有自己的「灵魂类型」(第二门课)。若一个灵魂选择当照护者类型的人,那么这一生若能担任护士、幼儿园老师,就会觉得顺应了「心底的呼唤」;而一个表演类型的人,就不能没有观众及舞台。因此,若因为父母的期望而勉强选择志向的人,通常都不能感到满足,因为没有办法活出「你的灵魂希望你活出的人生」。
因为你的灵魂希望你能在今世学会「重要课题」,因此会订下某种使命(第三门课),让你能接受「完整的教育」;因为世世的轮回,有些前世的伤痛会变成此生「莫名的害怕」(第四门课),而害怕会阻挠灵魂的进化,因此我们要在今世予以克服。
在想完成使命之际,世间的渴望(第五门课)会让我们分心,这些渴望并没有任何心灵上的价值,诸如我们追求的安全感、财富、健康……当渴望失衡时,就会产生弊病。渴望安全,可能死于平庸;过度追求健康,反而会导致「疑病症」。
另外,挑战(第六门课)也会阻挠成长之路,挑战通常都形成于孩童时期,有些人的挑战强到足以形成一个人的特质。例如,顽固的挑战源自儿时缺情感上的安全感,若加上自我毁灭的挑战(儿时没得到足够的爱,自认毫无价值),可能会严重酗酒。人常常同时面对好几项挑战,若能懂得克服之道,反而是成长的良机。
爱因斯坦、爱迪生、莫扎特、马克.吐温、约翰.肯尼迪、达文西这些人有何共同点?答案是:他们都有阅读障碍。灵魂不会刻意选择任何悲惨遭遇,因为「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灵魂不用主动去试,也自然会在轮回中遇到这样的课题。绝不是因为上辈子造了什么孽,但每一项探究(第七门课)的目的都是要达到自我赋能。
过去世可以提供给我们天赋(第八门课),每个人身上都可以发现不同的天赋。数学好的人通常带有逻辑的天赋;而莫扎特无疑是带着音乐的天赋。天赋是源自前世的经验,也让你对特定活动充满热情。
只需要发展「超能力」,除了可以取用更多前世的天赋之外,还可以得到来自宇宙的专属能量(第九门课)。其中最为人所知的是意向的力量(秘密的力量),学习与灵魂世界连结,整个宇宙的力量都会在背后挺你。
第十门课是走向开悟的道路,开悟是指你采取的行动与你灵魂的目标一致。开悟之钥就是你想要拥有它的渴望,透过这本书,你可以几天就实现,不用花上几年。
三大揭示
1.每个人都有灵魂,而灵魂希望你能按他在你出生前已经设定好的生命计划,来体验「肉身层」(人的身体与意识心暂栖的三维空间)。
2.你的生命计划里已经清楚界定了很多要素:人格、目标、要克服的挑战、要遇到的人、要面对的恐惧及要学习的课程。尽管有这些预先安排,人仍有「自由意志」。
3.要了解你的生命计划,便可学习这十门课:灵魂年龄、灵魂类型、使命、恐惧、渴望、挑战、探究、天赋、力量及应走的路。
十种灵魂类型
■助人者类型 (Helper) ■照护者类型 (Caregiver)
■教育者类型 (Educator) ■思考者类型 (Thinker)
■创造者类型 (Creator) ■表演者类型 (Performer)
■狩猎者类型 (Hunter) ■领导者类型 (Leader)
■心灵者类型 (Spiritualist) ■改革者类型 (Transformer)
The Soul Type Quiz:
www.soundstrue.com/quiz/instruction/quiz.html
测试链接,了解你灵魂的渴望。
案例篇
灵魂类型为照护者的珍
照护者类型人如其名,是为了抚育、照顾其他人而来此的。他们会是善尽职守的父母、护士、保姆及看护,到最后可能甚至会一肩扛起照料某个老病亲人的责任。对照顾者类型而言,他们很少对这类工作感到不耐──因为这是发自灵魂深处的真性情。
我问在幼稚园当老师的珍,一直以来她是否都了解自己拥有抚育、照顾他人的这项特质。她说:「我从小对动物就很有兴趣、会去照顾它们。不过,我是一直到快三十岁,开始照顾领养来孩子、也生了自己的孩子以后,才真的恍然大悟。」
「在那之后,我完全接受真正的自己。我体悟到,我是一个甘心付出的人──很有同理心、对别人的需求也很敏感。」
「所有时间都花在照顾别人,是否有让你忽略自己的需求呢?」我问。
「会喔,」她说:「我往往忙著打点别人的事,只好把自己想做的一些事给牺牲掉了。」
忠实是照护者类型最大的机会之一,因此我问她这样有没有关系。
珍想都不想便回答:「我是你最好的朋友,」她说,「我会一路陪著你,我非常忠实,这些年来,我也常常为了维护其他朋友而努力。」
「你觉得在幼稚园当老师这份工作如何?」
「我感觉很好,也不曾想过要做其他的工作。」
我认识珍五年了,让我觉得他们天生就是吃那行饭的人实在不多,她很幸运能找到适合的工作,她的学生也同样幸运,而她对他们的影响将持续一辈子。
大部分照护者类型都是女性,因为在多数文化里,女性比男性更有机会展现抚育他人这项机会。照护者类型往往把他人的需求放在个人的需求之上,容易忽略自身的兴趣,这是他们可能的危险。不过当这股出自灵魂的欲望让他们从照顾他人之中实现自我、获得满足时,这样的危险实在很难避免。
使命为探索的肯恩
灵魂之所以选择探索这项使命,是为了充分体验这个真实的世界。事实上,一些背负这项使命、且较为年轻的灵魂都会成为探险家。探索使命的机会是经验主义:他们要亲自去碰触这个世界。
无论你的灵魂年龄属于第几级,如果选择了探索的使命,你的生命将充满色彩、绝不乏味。想寻求稳定,可能得等到下辈子再说了。
这项使命的危险是分散,意即,倘若你的探索没有一个清楚的聚焦,最后可能只是不断地寻找一个又一个的新经验,却不管它们对自己究竟有没有用。由于想要做的事情太多,导至他们过度分散自身能量、或是无法全心全意对一件事执著。
在我的请事者里头,没几个是背负著探索的使命至今还待在家乡的,因为没有多少人可以抗拒得了旅行的渴望,即使年纪尚轻时也一样。
肯恩来找我时表示心中有「数百个问题」,不过,他最大的问题其实是不知道退休后要做什么,这问题深深地困扰著他。
当我看到肯恩的使命是探索时,我知道他还没准备好要退休过安稳的日子。我的指导灵让我看到他坐在义大利的山城西耶那 (Siena) 某家露天咖啡馆里。
「你将会四处旅行。」我说,并告诉他我所看见的。
肯恩相当兴奋。这正是他想做的,但他也承认他遇到了一些阻力。就在几天前,他一位朋友极力劝阻他,告诉他种种不利因素,例如,如果他在旅途中生病、甚至客死异乡怎么办。
「我看到的是,你宁可在攀爬威尼斯的钟楼时死去,也不愿意死在美国家里的床上。」我说。
肯恩笑笑,倾身向前。「就像我回答我朋友的,我死也死的心满意足。」他说。
我的指导灵临别前给了他这几句话:「别担心,开心点。还有,别忘了更新你的护照。」
肯恩大笑。「他们说得对,」他说:「我的护照是过期了!」
我最近一次跟他联系时,肯恩刚安排好一趟六个月的中美洲之旅。
前世的创伤:害怕被人拒绝的密朵莉
密朵莉是一名年轻的日裔美籍妇女,有一个三岁大的女儿。她们过著像隐士般的生活,没什么胆量一探这个世界。当她们不得不出门时,密朵莉总是把女儿环抱在双臂中,或紧牵在一旁,一刻也不会放松。
问事时,她的前世浮现了。二十世纪中期,她是一名年轻的韩国女性。那时,她与一名日本士兵谈恋爱,最后怀孕了。她的家人认为她让家族蒙羞,而将她驱逐出门。
密朵莉一个人孤伶伶的在荒郊野地里产子,最后因为流血过多而死去,死的时候,她的内心感觉受到排斥、孤独、且被人瞧不起。
那时候,密朵莉的遭遇是被亲人遗弃,而且因为死亡而被迫将新生儿单独遗留在人间,则让她感觉更不堪。
害怕被人排斥,让这一世的她不愿意相信任何人,因为那样太「冒险」了。她认为自己可以自给自足。悲哀的是,事实上她是因为害怕被人拒绝,除了她自己的女儿之外,无法和任何人产生亲密关系。她陷入了这项害怕对应的危险──孤立──之中。
现世被认为有遗世独立倾向的那些人,通常都有害怕被人拒绝的问题。在超市因为看不到妈妈而放声大哭的小孩、或害怕每个爱人最终都会选择离开自己的女性,前世可能都曾经遭人遗弃。
密朵莉若想克服自己的现况,应该选择的机会是亲密。允许自己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才能克服这个深深影响著她及女儿的生活方式。
每个人来到世间都有自己的功课,无论大小,这都是灵魂的渴望。而只有当我们满足了灵魂的渴望,生活才会获得最大的满足和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