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爱上看纪录片,就意味着人的年岁增长了。儿时的我,甚至是年轻时代的我都不喜欢看这种节奏慢的电视节目,总觉得浪费时间,与其花时间看这样一档拖沓繁冗的说教,还不如和同伴购物成效大。年轻人总是用浮躁的心看待周遭的人和事,觉得一切一切都是低效无果的,殊不知真正静不下来的是自己那颗不安定的心境。
现在30多岁,慢慢地能够坐在电视机前,呷一口茶,看看新闻要事,了解一下国内外近期发生的大事件;或是偶尔得空闲暇时,看看某综艺节目,只因它不需要我动脑思考,权当给整日忙碌的自己一个机会放松,追剧已然不可能,也没有那个意愿去追,周旋于工作、孩子之间,我只有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时间管理强人,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我处理……
但只要有时间,纪录片还是我的第一选择。
不知何时起,喜欢看这类节目,起初,是觉得看这类节目不需要每天抽固定时间,就算没有从头看也不影响剧情,最重要的是这种节目普及了很多我不知道的知识。
1
《舌尖上的中国》
《舌尖》应该是把中国纪录片向大多数人展示的典范了,多数人看了《舌尖》才知道原来中国的纪录片已经到了这样高的一个水准了吧?也是继《舌尖》之后,我国又接连制作出了诸如此类描写细小事物的看似低成本却耗时长久、取景丰富的纪录片。
《舌尖上的中国》I为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主要内容为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通过对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见识中国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这个耗时13个月的7集内容,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摄制组行走了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全国70个拍摄地,每一集都有一个主题,先分说各个地区,各家故事,最后总结,纪录片中的美食生产者,都是淳朴的老农,有做虾酱做了一辈子的“虾酱奶奶”,有深夜湖塘中的挖藕人、凌晨冰湖上的捕鱼老者、浩瀚大海上的渔夫。
舌尖一最后一集,《我们的田野》以“中国人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不仅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变通,更是顺应自然的中国式生存之道”这样一句韵味十足的开场白展开了老北京张贵春的故事:在寸土寸金的帝都,异想天开地想吃到自己种的菜?除了去郊外农家租一块地,还能怎样?但是学习过中药种植,做过买卖、开过饭店,遍尝人间百味的贵春觉得人不能活得那么累,于是,他权当纯玩儿的心态,在屋顶上种了菜。夏天热,日照时间长,他就用水龙头冲,尽量让每一寸土地浸染到水,春天,他亲自给树苗捉虫,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似的呵护这些宝贝,到了丰收的季节,约上好友,在瓜田下摆上一桌,唱着小曲儿,聚在一起包饺子吃,那是何等的恣情惬意!
《舌尖》2012年刚播出,风头已然力压各种电视连续剧,成为连日来的微博“刷屏利器”。人们为美食流口水,为美食的故事流眼泪,为美食的文化而感动自豪,自豪于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甚至有人高调地赞美“这才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片”。
当时,甚至有外媒称:中国“不甚隐晦地包含了政治宣传元素”,甚至“藉助食物来宣扬民族和谐”,因为该片拍摄了不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美食。他们称“该片可能代表中国政治宣传的新思路”,是一场“舌尖上的统战”云云。嗨,我就整不明白了,你们一群吃汉堡包的命,干嘛操我们满汉全席的心?!
2
《本草中华》
现时正在热播的《本草中华》是由《本草中国》原班团队拍摄制作,这部纪录片以本草为切入口,饱蘸深情地展示了中医药传承人的温情故事,并以此诠释中医文化的博大精髓,在纪录片届刮起一阵小清新风。它一改以前片子中以传播知识为主的风格,把草药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连接起来。“它们可以滋养你的身体,温暖你的内心,本草其实不是一种药而是人的牵挂和寄托。”中国人本就提倡药食同源,每一集都向人们展示了国人对中医药的执着坚守和人生智慧。
前天,看了《五味》这一集,第一次在屏幕中看到黄土高原上的成片的百合原来是这样的炫目;第一次看到百合在滚油中炸制后真的如菊花开放般灿烂;第一次看到航拍的荷花田,在荷叶的绿的映射下,碧绿的河水都黯然失色;第一次知道南方的青梅在刚成熟之际,你若是不想吃酸爽味道,还可以去核用糖腌制或是用烟熏方法制作酸梅汤。人生五味杂陈,这才是人生的本质。
3
《航拍中国》
如果说《舌尖》《本草中华》《寻味顺德》之类的纪录片是把中国的美食文化推介给大家,那么《航拍中国》就是把中国的山川秘境以你不曾有或是没有机会去体验的方式呈现给国人。
它以空中视角俯瞰中国,立体化展示我国历史人文景观、自然地理风貌及经济社会发展,全景式俯瞰一个观众既熟悉又新鲜的美丽中国、生态中国、文明中国。从中国最南端海南开始,沿途经过西部——北部,最后到达东方之珠的上海,短短六集确实不可能囊括我国所有地区所有美景,前所未有的空中旅行,也只能使我们初步领略到大自然造物的奇妙和感叹中国人的智慧。
这绝对是给地理老师最大的福利了:
网上是这样说的:
“让地理教学接地气”
“你们看到的是一幅幅美景,燃起心中爱国热情,而我作为一名地理老师,感觉看到的每一帧都是考点!是考点!考点!点!”
“没错,在这部作品中,考点分布之细密超过以往所有纪录片,覆盖考点之全面令人发指。可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题目……”
4
《向世界出发》
介绍了大陆的纪录片,再跟大伙讲讲我印象最深的香港TVB的一帧纪录片吧。不同与大陆的鸿篇巨制,香港本土的纪录片因地域、资金、技术的限制,没办法在画面、音效、剪辑上做到和大陆媲美,但这档纪录片当时身处南方的我是极其心水的。
其实,当初也是无意间看到翡翠台播放此节目时,我并不知道它是纪录片,观看它纯粹是因为上面有我喜欢的TVB艺人当主持人,看了一集就欲罢不能,确切来说,在香港它被定义为人文旅游节目,由明星充当主持人,在陌生国度游走体验"苦旅人生"、感性剖白生与死、情与爱。在电台的综艺节目中独树一帜,一朵奇葩绽放,不但收视飙红,更横扫当年台庆颁奖礼最具欣赏价值、最具创意节目、最佳综艺资讯节目等大奖。节目中的艺人褪去平日演员的光环,不是科班主持人出身的他们带领着大家在领略当地山川的同时也领悟到自己的人生,片中艺人的独白,是最震撼人心的地方。节目的背景音乐是日本配乐大师姬神(星吉昭)的名曲"大地炎"。悠远的旋律,感伤的情怀,和节目本身氛围的配合可谓相得益彰。就是看了这档节目,我才百度到原来日本的配乐真的是相当出名的。
从青藏高原的佛教对生与死的理解,到泰北原始部落对美与丑的含义;从中国杂技之乡孩子每日辛苦练习以致头皮不能长头发,到富豪集聚地,去“穷奢极欲”的迪拜反思金钱的意义;从干涸缺水的黄土高原思考香港人那份欲拒还迎的祖国情,到布满青苔的中国最后扎脚村,去抚摸村里老妇的三寸金莲……
这个节目之所以获得那么多好评,就是因为它不仅向我们展示了当地真实的状况,最重要的是它也带我们走进了看似遥不可及,在正常情况下我们不能接触到的艺人的内心。
在这里,我所列举的只是众多优秀纪录片中的冰山一角,希望所有忙碌的世人能放慢自己的脚步,虽说我们远离城市的喧嚣和俗世的烦扰,但我们可以给自己放个假,在这些优秀纪录片中找回自我,找回自己曾经迷失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