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说 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 孩子才肯说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带过孩子的父母都有过被孩子折磨的筋疲力尽的经历,我们家有两个学龄前男宝,哥哥比弟弟大三岁,自从有了这两个小宝,每天无不上演着军队战争,”这是我的玩具,这是我的“哥哥打我,我没打他”“他抢我的蛋糕”“哼,我不跟你玩了,我不理你了”

那到底该怎样说孩子才会听你的,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呢!

接纳孩子的感受

什么叫做接纳孩子的感受呢?

假设下面的一个场景,你正在聚精会神的打游戏,儿子沮丧的对你说:“爸爸,小明今天打我”,此时的你正被游戏吸引着,嘴里虽然在回答,但是眼睛却不曾离开游戏。儿子问“你在听我说吗?”你没有回应,儿子说“你根本没有听我说的,你还是玩你的游戏吧。”于是儿子走了。

嘴上说在听,其实心不在焉,会让还孩子感到气馁,

再比如,每周你都要去带孩子去打过敏针,孩子哭闹,这位妈妈说

”得了吧,哪至于那么疼。“

”你就爱虚张声势“

”你哥哥打针的时候从来不抱怨“

”你最好能适应打针,反正每周你都得来“

你想想孩子的感受是不是越来越生气?

当感受被搁置一边或者被否地是,你会越来越生气。一开始你是为打针疼生气,到后来变成了生你父母的气。

你越想让孩子停止抱怨,你就越被这个无理取闹的孩子激怒,感受被否定时,结局往往就是这样,孩子与父母之间越来越走向敌对。

那么如何才能接纳孩子的感受呢?这里有四个技巧

1、安静专注的倾听

就是要全神贯注的倾听,不要心不在焉,就像上面的例子一样,一边玩游戏,一边听,孩子感受是你不在意我的感受,跟你说也没有用,算了,不跟你说了。

2、用简单的词语回应他们的感受。“哦....嗯......原来这样.....” 回想当我们难过或者受伤的时候,我们最不想听到的就是建议、大道理、心理分析或者别人的看法,我们需要的是有一位倾听者,有人认同我的感受,孩子也一样,你越是建议,越是讲大道理他越是生气,虽然你是对的。如果你只是做”哦“嗯”“原来这样”的回应,孩子就会自己说出事情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3、说出他们的感受,“这让你很伤心对不对。”帮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或者用绘图的形式画出感受,孩子的情绪就会缓解很多。

我常与儿子在电子产品上展开争夺战,这次我拿了他的平板,他非常的生气 ,乱扔东西,我当时勃然大怒,第一反应就是揪住他,朝他的屁股上狠狠的暴打一顿。但是我还是忍住了,说:“妈妈拿走了你的平板,你很生气对不对?”儿子说“嗯!”我迅速的从桌子上拿出了一支笔和一张纸,于是坐在地上我画了一个angry 的小人,瞪着眼睛,皱着眉毛,说这就是你,生气了!他从我手中夺过笔,也疯狂的在纸上乱画,还戳了很多的洞,最后,他说,妈妈还想画一个happy的小人。

书中举了个例子:

情景一:

儿子:我真想打迈克尔一巴掌!

父亲:为什么啊?怎么了?

儿子:他把我的笔记本扔到了垃圾箱里

父亲:你是不是先招惹他了?

儿子:没有!

父亲:真没有吗?

儿子:我发誓,我根本没碰过他

父亲:那好,迈尔克是你的好朋友,听我的,别计较这件事。再说了模拟自己也有毛病。有时候,你也欺负弟弟,然后还责怪别人

儿子:我没有,是他先动手的.......不和你说了

情景二:

儿子:我真想打迈克尔一巴掌

父亲:孩子,你生气了!

儿子:我真想狠狠的打他那张肥脸

父亲:你这么生他的气啊

儿子:你知道那个坏家伙干了什么了吗?在陈展他无缘无故的抢走我的笔记本,扔到了垃圾箱里!

父亲:嗯!

儿子:我猜他怀疑是我把他的牛的鸟弄碎的

父亲:你这么想啊!

儿子:是啊,她哭的时候,一直盯着我。

父亲:哦

儿子:但不是我弄碎的。真的不是我。

父亲:你知道不是你。

儿子:我不是故意的,这个蠢德彼吧我推到再课桌上的时候,我根本没办法

父亲:德比推了你。

儿子:是啊,好多东西都掉地上了,但只有那只鸟碎了。我没有故意摔碎他,他捏的鸟挺好的

父亲:是,你真的没有故意弄碎他

儿子:没有,但是他不相信我。

父亲:你觉得你告诉他真相,他也会相信你吗?

儿子:我.......我应该告诉他,不管他信不信,我觉得他也应该像我道歉,不该把我的本子扔到垃圾箱里

这位父亲并没有提出任何问题,孩子竟然把事情的原委都告诉了他。他也没有给孩子任何建议。孩子自己就找到了解决方法。他甚至不敢相信,他只是倾听孩子说话、回应他的感受,就对孩子有这么大大的帮助?

以接纳的态度和孩子沟通,能产生意想不到的“镇静”作用,我们以前用的“安静下来”或者“住口”等表达方式只能更激起孩子的怒火,而用简单的话回应他们,往往能起到安抚的效果

4、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如果孩子想要一些东西,你一时不能满足他的愿望,可以用幻象的方式帮助他们实现愿望。

举个例子:儿子想要一个望远镜

爸爸:新望远镜?为什么?你现在这个不是挺好的吗?

大卫:(情绪激动地)那是小孩用的!

爸爸:对你这么大的孩子足够用了

大卫:不,不够,我要200倍的望远镜

爸爸:哦,你真的想要一个200倍的望远镜的吗?

大卫:对啊,那样我就可以看清陨石坑了

爸爸:你想看清楚对吗?

大卫:对!

爸爸:你猜我怎么想?我希望能有足够的钱给你买那个望远镜。你喜欢天文,我希望能有钱给你买一个400倍的望远镜

大卫:600倍的望远镜

爸爸:800倍的望远镜

大卫:兴奋起来,1000倍的望远镜!

大卫:激动的说,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如果你有足够的钱,你就可以给哦呜买一个帕洛玛山那种超级望远镜。

当用幻象的形式满足孩子的愿望时,孩子的感受被认同,就会很好的配合你。

总结一下:

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的四个技巧

1、全神贯注的倾听

2、用”哦.....嗯“”这样啊....“来回应他们的感受

3、说出他们的感受

4、用幻象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我们使用技巧的目的不是用一套技能区操控孩子的行为,好让孩子言听计从。

我们的目的在于培养孩子的进取心、主动性、责任心、幽默感以及体谅他人需求的能力。

我们想找到一种语言,培养孩子的自尊,让他们的心灵不受伤害。

我们想建立一种情感的氛围,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因为他们关注自己,也关心我们。

我们想树立一个榜样,在相互尊重的平台上与人沟通,无论在童年、叛逆的青春期,还是长大以后成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