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谈一谈“为什么我们要上名校”这个话题,提到这个想必很多人都会说是为了更好的找工作。这个回答很正确,但是我今天想分享的是另外一个维度的原因。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找工作的这个理由。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里说过:“当别人无法通过深度接触你的时候,那么你的头衔,穿着等等外在表现,就决定了他们对你的看法。并且由于光环效应的存在,这样的效果还会被放大。”
即使说你并没有的一些品质,因为你的头衔和位置,你也会被与那些难得的品质联系上。进入名校必然是一种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例如,有一位名校毕业生在银行跟一位银行工作人员申请贷款买房,但是很明显看得出来工作人员并没有把他当回事。但是当工作人员得知他的毕业学校的时候,瞬间一改前面的态度,开始一个劲地夸赞他聪明。原因很简单,名校毕业无非说明以下几种情况: A. 我家特别有钱、B. 我特别聪明能拿到奖学金、C. 我家特别有钱且我特别聪明 你们学校的校友已经开拓了学校的名声,就是你的名片。
《格调》里说到过:“受过教育的庸俗美国人乐意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把学校的徽标贴到后车窗上了。”这样的学校声望崇拜是不分地域国界的全球现象,很多时候你可以打开以前打不开的门。想想看,在找实习找工作的时候,最靠谱的递简历方式是怎么样的?
答案是:让师兄师姐给扔到HR手里。那么假设师兄师姐去的地方都是谷歌,联合国、美国国会、国家发改委这样的地方,那么作为一个被推荐的小学弟小学妹,还愁没有地方可去吗?这就是名校校友圈带来的人脉。时任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便说过“所谓大学者,非为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师存在的意义也不是简单用来顶礼膜拜和发朋友圈的,他们是真正传道授业之人。试想下,名校中的各类大家都是其领域的专家,由他们做你的老师,也更容易培养出学术上的“无畏之心”。
无畏,就是不畏惧,不畏难。当你在名校里,教授只会告诉你说,这个东西我20年前发明出来,现在的状态是A,暂时没有人改进到B。那么,你是不是会蠢蠢欲动,琢磨着,咦,没准我来搞搞,可以搞出点名堂。同时,你的同侪们也是人才济济,他们的成就同样会促使你培养“无畏”感——他们可以,为什么我不行?
在攻克一个学术难题的时候,在创办一家公司的时候,在游说别人给选票的时候,如果能时刻琢磨着,如果以我的条件都做不成,那还有人能更容易做成吗?这个心态,就是“无畏”。
《另类》里讲过“做多数事情都是10000小时法则。”经过10000小时的刻意训练,正常人也可以变成世界级的专家。而在好的学校里,课业的标准要求一般非常之高。为了完成那么一些任务,你的专注程度会被不断强调——因为你一个学期的时间就那么多,如果你不够专注于你手上的事情,那么你一定会死得很难看,更何况你还要在竞争激烈的大学中学会“断舍离”。
经常性,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名校学生多姿多彩的生活。前一天晚上还跟你通宵达旦一起写论文泡实验室,第二天看他的朋友圈发现已经去法国滑雪了;前一天晚上大家聚会宿醉,第二天早晨你去图书馆,发现大家都到了……这样的快节奏往往让他们在做某件事时更专注更高效,并且在寻求学业与生活的平衡中获得更多快感。
如果有人问:假设一个人没有意志力没有执行力也不读书不上进,但是就是上了哈佛,那个人会怎样?
那么回答会是:大概率来说,不会怎么着。
如果又有人问:极其上进一直知道自己要什么,为着目标一直往前进步的青年,他又会怎样?
那么回答会是:运气再差的情况下,他的境况应该也不会糟糕。
创造力是进入名校后的又一大收获,当全世界都在为“人工智能”而疯狂时,麻省理工(MIT)的媒体实验室却早已将研究方向从原来的“人工智能”转向了“拓展人类”。因为他们认为“仅仅为既有的问题找到答案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如何提出新的问题。”比如在媒体实验室成立之初,人们提出的问题是,怎么让机器变得更聪明,让它们像人一样思考,具有深刻的感受力?但现在看来,他们真正的问题应该是,怎么利用技术让人变得更聪明、更强大、更独立?
名校的环境同样也给希望深耕学术的学术提供了一方净土。这种浸润在学术中的自在和惬意令多少人心醉。800年漫长时光所凝固的智性生活的尊严与魅力,提供了无数平行世界的入口:砸过牛顿脑袋的苹果树、拜伦游过泳的池塘、维特根斯坦深爱的后花园、图灵走过的石板路、弗朗西斯·克里克和詹姆斯·沃森经常光顾的酒吧。国王学院的后花园新竖了一个诗碑,上面刻着徐志摩那首著名的诗:“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这便是剑桥大学里的生活缩影。
念名校除了是学术的精进、就业的光环之外,更是身心的历练,体现在给你带来更多机会;给你增加“无畏”的精神。但名校不值得炫耀,因为它只教会学生一件事:怎样做一个更好的普通人。名校的环境培养人沉心做一件事情,而这样的心态往往是人生最最最重要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