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言称要写东西开始,今天是第四天了。要问我每天最困难的是什么,我觉得是“选题”,就是不知道该写哪方面的东西。在我空下来的大量时间里,我可能都在思考“我今天要写点啥”。说白了,还是脑子里的东西不够多,昨天问了一下猫老师,给我的建议是:看书、读新闻、和人聊天。
刚在tiny哥的推送中,看到一个有意思的问题,说有个外国人问他学了多少年英语,tiny粗略算了下,说得有28年了。看到这里我也一蒙,掐指一算,如果从初一开始(我不记得我小学的时候有没有英语这门课了),我学英语少说也有10年了,可我的英语为什么还这么烂呢?然后tiny提了一个我也听说过的理论:一个人如果做一件事情做到了1万小时以上则有机会精通!其实说是学了英语10年,大多数英语课都上了,作业也做了,偶尔也背过单词,看过英语书,但是都没真正的坚持过几天。假设一个学期12个星期,一个星期3节英语课,一年是2个学期,就算一节课一个小时,那么10年,也才720个小时,所以英语不好其实天经地义吧。
关于“一万小时定律”,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出自于作家格拉德威尔的《异数》一书中: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同样,一直致力于把心理学实验、社会学研究的格拉德韦尔,在调查的基础上,也总结出了“一万小时定律”,他的研究显示,在任何领域取得成功的关键跟天分无关,只是练习的问题,需要练习1万小时——10年内,每周练习20小时,大概每天3小时。
“一万小时法则”在成功者身上很容易得到验证。作为电脑天才,比尔·盖茨13岁时有机会接触到世界上最早的一批电脑终端机,开始学习计算机编程,7年后他创建微软公司时,他已经连续练习了7年的程序设计,超过了1万小时。
为什么是一万个小时呢?
“一万小时法则”的关键在于,一万小时是最底限,而且没有例外之人。没有人仅用3000小时就能达到世界级水准,7500小时也不行;一定要10000小时——10年,每天3小时——无论你是谁。这等于是在告诉大家,一万小时的练习,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在大量的调查研究中,科学家发现,无论是在对作曲家、篮球运动员、小说家、钢琴家还是象棋选手的研究中,这个数字——一万,反复出现,奠定了这个理论的依据。
在中国也有这么一句话叫“十年磨一剑”,道理都是相通的了。还有“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在羡慕和感叹的成功者的同时,多数时候没有看到他们背后的东西。另外从心理角度说,真正能够坚持一件事做十年的,是需要背负巨大的压力的,对于成功者来说,不管练习的过程枯燥与否,有趣与否,他们都必将付出远远超出常人的代价。心甘情愿花上一万个小时来打通任督二脉的人,大都不是寻常之辈。
化整为零,只需每天深入的执行3个小时,你也可以是最优秀的人。
想起来我最初学ASP编程了,真的完全是零基础,从高二第一次接触电脑开始,别人进网吧通宵是在玩游戏、聊天室,我就在各种记事本尝试ASP编程,代码的各个用途完全都是靠试出来的,查看别人网站的源文件,然后复制过来,尝试删除不需要的部分,然后看看前台有啥变化,错了再撤销回去,再试。还有就是各种搜索、泡论坛。到高中毕业时,也会用ASP做个自己的个人网站了,也算奠定了后来做网站的基础。
严格来说,每个人的智商上并无太大差别,所差的,也就是这每天的3小时了,是否能坚持10年甚至更长时间,就这样拉开了差距。值得提一句,坚持的同时,还是要找对方法,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
瞧我,每天只用了1分钟不到,从第一天做10个俯卧撑都分了两次才完成,到昨晚上一口气10个已经不在话下了。坚持100天下来,那不得了吧。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于百度百科)
熊七公,80后创业者
6月23日开始,坚持100天
写文、摄影、俯卧撑
想和我一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