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我从去年10月份以来的第三份工作了,第一份正式工。
在这份工作里,我感受了体力劳动的踏实,也享受了飞动思绪的快乐,无时无刻得到了美的熏陶,也遇到过一些友善的人,与一只猫建立了纯粹的情谊,体会过服务他人的快乐。但与此同时,我感觉自己在针尖上行走,担心稍微一点差池就要面对领导的严厉批评,也领受了不被认可的辛酸,很多次孤立无援的无奈,以及不被尊重劳动权益的愤怒。
7月份提出了离职,在提出后投递了70封简历,面试了五个,过了四个。一个是金融行业的资料审核员,这让我知道当下的我对物质的需求。一个是通讯行业的客服,理由同上。一个是高中政治老师,转岗为围棋老师,除了物质,这代表了我对教育行业的兴趣,但我也逐渐明白课外辅导不是长久之计,回归公立学校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教育之梦。一个是助残社工,这个让我意识到我关注弱势群体,渴望实现社会价值的抱负,以及千方百计接近心理咨询师的不弃理想。
从第三份工作中,我了解到
1.尽量选择发展更为成熟的机构或公司,这样也许就不会把拖欠工资,或者培训机制不完善当成家常便饭。
2.我不喜欢动手的工作,而且也真的不擅长,而且也真的不会得到竞争力。体力或动手劳动的部分,可以放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在工作中占比较大,不仅不会获得竞争力,还会积累怨气。
3. 考察你的老板,如果是长期画饼,习惯打压,看不到你的劳动成果的自大狂,那就敬而远之吧。为了自身的长远发展与情绪健康,还是和看得见自己的优势的人会比较快乐。
4.学会为自己说话,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与关心自己的人保持紧密联系,积极斗争,不与讨厌的人为伍。
5.对自己诚实,我并不期待成为现在的职业角色,希望更多的真实。
6.我需要找到愿意融入的群体,发挥并锻造自身优势,与团体保持和谐关系,和而不同。
在这个过程中,最令我耿耿于怀的就是不公的遭遇——没有及时购买医保,领导还振振有词让我自己补交材料。为此,愤怒了很久,对于一个只愿love and peace 的人,和人斗争,争取权益,出于对自身的维护,我定义无反顾,但是被伤害的信任还有失望确是真实地累积下来了,形成内伤。不过,该斗争的斗争,及时转换赛道,希望心中汇集更多的温暖与善意,而不是怀疑与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