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逛知乎看到一个问题:为了考研,我们能努力到什么程度?一下就想起来自己考研的日子了,最终结果是差国家线10分,要我说就是把勤奋用错了地方,战略、战术本末倒置。
现在回想考研这件事,熬的那半年夜也只能感动下自己了,真想回溯时光让自己重视战略。第一次考研也没啥经验,复习顺序是这样的: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总觉得这个次序就流露着悲剧的气息。
干净利落的报了网课,一暑假就干了两件事:背政治、背英语。其实政治背得可好了,尤其是近现代史部分,但随后公布的考研大纲里,政治部分变动最大,欲哭无泪。
接下来就是守着单词和数学过日子,专业课什么的不是刷刷往年试卷就能过的吗?考前一个月我知道了答案:还真不是。专业课的难度成功击碎了我的幻想,我报考的还是外校,感受了一下试题,本校专业课的大题充其量只是外校填空题的水准。
成绩出来,英语分最高,死死扣着键盘按键,久久不语。付出的努力不够?写没水5次的笔、一人高的试题、胖了20斤的肚子有话说。表现得很优秀,只可惜做了无用功,一开始方向就选错了,这种战略上的失误,哪怕战术再精彩也无从挽回。
所以战略家才这么宝贵。如赤壁之战前夕,周瑜、鲁肃力谏孙权与刘备结盟,战略上已定好了方向。这时候要是有人建议乘船东渡,哪怕他说得再有道理,方案可行性再高,也只有靠边站的份。
官渡之战,得荀彧先说是战是降,接下来才是荀攸决定使用什么战术,再找到执行者。流程就是这样,荀彧奉上“四胜四败”之论,荀攸决定用诱敌之策伏击文丑,战术执行者是徐晃。
五子良将,各个都在战术上下了苦功。张辽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知其不可而为之;于禁是进退皆有法度,实属堂正之军;徐晃是有周亚夫之风,能料敌先机;张郃是以巧变著称,能善用地形。但是他们的重要性加一块也比不了一个荀彧,一是出身问题,二是天赋点问题。
先在战略上做足功课,再去思考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