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摸摸头》的作者——大冰,他的身份多的让人吃惊:民谣歌手、作家、山东卫视主持人、背包客、酒吧老板、鼓手。他的人生更是一场流浪,一场梦,一个普通人无法企及的传奇。
他曾是游迹天涯的歌手,唯鼓相伴,十余年间,边走边唱,踏遍五湖与四海。
他是科班出身的油画师,也是一个业余皮匠、业余银匠。他玩民谣、玩手鼓、也玩玩人生,是一个遭遇数度大难幸而逃过的资深背包客。
这样的生活方式,这样的生活经历,平行世界-多重身份——这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我也希望自己的人生多一点精彩,多一点经历,人生体验更加多元化。但是,我和许许多多的普通人一样,只是把这种向往深深的藏在了心里,作为一个可能永远不去实现的梦想——光幻想光做梦不行动,日复一日的过着循规蹈矩的生活。
我喜欢阅读,阅读对于我,就像氧气于我,已成了我生命能量的来源,一日不阅读,就感觉无法呼吸一样的难受。
阅读的时候,我喜欢用明信片做书签,我的每张明信片都配有一张漂亮的旅行图片,图片下面是一句感人的话,其中的一张明信片上有这么一段话:人生至少要有两次冲动,一为奋不顾身的爱情,一为说走就走的旅行。
什么时候我可以来一次这种说走就走的冲动,去我没去过的地方,去吃我没有尝过的美食,去和文化背景语言完全和我不一样的人做朋友。
在他的这本书的扉页有这么一段话: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传奇,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人们将心意化作了行动而已。
我问了问自己——你想不想活成一个传奇?
曾经看过这么一个故事,一个人在他年轻的时候写下了这一生需要做的100件事情,这些事情有些是很奇怪的想法,有些看起来难以实现,但是这个人努力的朝自己的人生目标前进,在他的人生的最后的岁月里面,他拿出清单发现里面的大部分都实现了。不停的把自己的心愿化作行动,在这过程中你也正经历着一个传奇的人生。
电影《阿甘正传》为什么受人喜欢?是因为阿甘的简单执着吗?
阿甘拥有一颗纯洁无瑕的心,他爱着他的妈妈、朋友、姑娘,为了他们,他可以奉献出一切。他执着的奔跑着,后来因为能跑成为橄榄球巨星;参军时,成为了越战英雄;退伍受伤后,开始打兵乒球,并成为了乒乓球外交使者;后来又为实现对朋友的约定,买了船出海捕虾。阿甘从不觉得自己做了什么,一切都在他看来都是很自然的,是他应该做的,正是由于他的这种态度和执着精神,他也成就了自己的传奇人生。
大冰的文字是很轻松的,很江湖式的,但是文字里面的人物故事却是十分的鲜活。这么多的人物故事,其中有两个让我十分感动。
第一位人物叫“杂草敏”,她是一直都爱着大冰的,陪伴在大冰的身边,疼爱着喜欢流浪喜欢自由的大冰,只是正像作者自己开篇所说:有些话,年轻的时候都羞于启齿,等到张得开嘴时,已是人近中年,且远隔万重山水。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可能都会有过像“杂草敏”这样的人,他或者她是我们的友人,却又不仅仅是友人,更像是家人。不论结交了多少新朋友,她或者他永远留在你的记忆,给你留下的是美好,是感动,让你想对她或者他说:乖,摸摸头。
第二个故事名叫“对不起”,是一位姑娘和她的哥哥的故事。
姑娘只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家里只有父亲和哥哥,相貌平常,是旁人眼里的路人甲,却是自己家中的公主,因为父亲和哥哥都很疼她。日子开始很平静的流淌着,但是命运总吝啬赋予世人恒久的平静。哥哥连续三年没有考上研究生,正在拼死备考第四次,有一次去参加高中同学的聚会,回来后却突然崩溃了——重度抑郁症。祸不单行,后来父亲也病了。父亲辞世后的三年里,她只去看过哥哥四次。再后来,她去了一座滇西北的古城——丽江,开始了新生活,哥哥从此变成了一个符号,不深不浅地印在往昔的日子里,后来她收留了一只被前主人抛弃的狗,并跟这只狗建立了相依偎的默契,再后来这只狗被一群人打死了。她此时才突然醒悟,想起哥哥,想起被自己抛弃的哥哥,但是等她回去的时候,哥哥已经去世。
时间无情第一,你只要稍一犹豫,它立马帮你决定故事的结局,把你欠下的对不起,变成还不起。
这个故事里面,哥哥被逼疯了,难道仅仅是因为自身心里素质不好吗?
我们的学校教育只教会了我们一种面对社会不公平的资源的方法——好好读书。我们从小被教育要努力、要上进,被告知只有出人头地,有名有利才叫有前途,被告知机会均等、天道酬勤,却不知等我们踏上社会,才知道根本就不存在平等的起跑线。这种公众价值观把他的哥哥推上了绝路,而我们所有人都是这种价值观的帮凶。人们都说现在的高中聚会、大学聚会越来越变质了,这种老同学聚会本来应该叙叙旧,交交流流感情,却变成了炫富会(炫耀权利),攀比风抹杀了昔日同学情。
对于我自己,深有体会的是那次学校举行的六十周年庆,那些所谓的“成功人士”自然成了学校学院的座上宾,受到老师的热情招待,被要求上台发言,介绍所谓的“成功经验”。但是当学院老师号召毕业工作的校友为设立专业奖励基金捐款,很多人听到这个就悄然退场了,有些人没有退场,却在旁边也不行动,我忍不住,从身上掏出600元钱,交给一位收钱登记的专业老师(我那时候身上带钱也不多),然后快步走出教室。和同学聚会(同事聚会其实也一样),聊的最多的也是车子、房子、孩子……社会的公众价值观绑架者你我。
读完全书,我的脑海里面浮现了这样几个画面——我所梦想的生活:
一个人,双手交叉搭在膝盖上,坐在沙哈拉沙漠里面,眺望远方,静待夕阳西下。亦或者,坐在草原上,仰头注视着满天的星空,心情如星空般静谧。亦或者,远离尘世的喧嚣,坐在一个安静却洒满阳光的地方,听着克莱德曼的钢琴曲,手里捧着一本书,时而低头专注看书,时而抬头思考,看书时与作者愉快的交流着,思考时任自己的思绪自由的飞翔着。或者找一个安静的咖啡厅,喝着经典的拿铁咖啡,和志同道合的朋友,畅聊兴趣爱好,是读书,是写作,是旅行,亦或是交互彼此的人生故事。
敢于奔跑起来的梦想,才是理想。
敢爱敢恨,勇敢追求的人生,才是真实的人生。
加油吧,写给自己,也写给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