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抓手”?坐过地铁、公交车都知道有抓手,辅助保证不会摔倒,尤其在没有安全座位的情况下。也可以说使用到抓手,提前设定好向外界投递出去的,也就是让你来抓的。
我们购买任何商品,也同理。消费者用看似自己的掌握的信息,来判断商品的可靠度。我相信绝大数人,除了自己所在行业,因深耕多年,信息和认知较为全面,对“抓手类”信息不会太过关注。一旦遇到其他的行业,也是靠“抓手信息”就下手的。
比如,我对茶叶很熟悉,我不用别人讲一款茶,我可以靠自己嘴巴判断,这点味蕾自信还是有的。即使这款茶我之前没喝过。不过,换做其他事情。例如我要装修房子,我就很懵!我就需要找专业人士,且我自己认为靠谱的。材料怎么选,预算工期等等,仅凭我现在认知肯定都是“抓手信息”的层面认知。也就知道个热闹,离门道差个十万八万里。
杯中可窥世界。待在一个行业久了,让我有了这个意识和敬畏心。知道自己的不知道,也没有什么可胆怯的,这也是古人说的,术业有专攻,闻到有先后。
再说回来,“抓手信息”往往需要有个特点——简单而且好记!因为绝大分消费者没有精力去研究这个商品。只能通过询问和眼观耳听来信息来判断。
拿茶这个行业来讲,类似:越×越好,“明前”、手工茶、获奖茶等都是常见的“抓手信息”,简单又好记,茶客看看年份,听手工艰辛的获奖故事,仿佛掌握了茶行业的秘诀和窍门,其实不然!消费者茶客经常也是困惑的,不知道该怎么选,害怕被坑了,茶叶品牌本就不多,那有个“熟人模式”就出现了,其实不仅茶行业,找熟人来帮忙来参考和购买的有很多行业。这些行业往往品类强势,单价不低,但又没有形成充分竞争后的真正强势品牌。
担心我文字表述能力不够,词不达意。文末我再阐述一下,“抓手信息”这个词组并非含有任何贬义成分,就是指行业的投递的部分信息。“抓手信息”,完全可以是阳光积极的,毕竟抓手是基础的安全保障。但若“抓手”本身是有倾斜和不牢固的,抓的人千万不要抓着还不放。
龚伟
上海疫情居家 随笔
2022.5.15 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