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女儿来北京之前我就再次给她进行安全教育,主要从三方面,分三天进行。包括遇到小偷怎么办?遇到性骚扰怎么办?跟妈妈走散怎么办?
通过几天的行程我发现:前两种情况的几率不太大,而第三种倒是时有发生,甚至往往发生于成人之间。成人会很淡定的掏出手机联系解决,可是女儿偏偏忘带了电话手表怎么办?
于孩子而言,这是一个需要细化的问题。——“如果我们乘地铁走散了怎么办?”
有了前面的基础,女儿不假思索的说:“我会站在原地等,妈妈坐到下一站后再返回来找我!”
“可以,可是你看周围人那么多,你怎么保证我回来就一定能找到你吗?还有,你在等我的时候遇到坏人怎么办?”
“遇到坏人我可以找地铁里穿制服的工作人员帮忙!”
“这很好,可是第一个问题呢?你怎么保证我回来就一定找到你?如果我找不到你,我该怎么办?”
“那你就广播找我!”
“可以,可是广播找人还是得你去找我啊?你要是离开了,我们又见不到怎么办?”
其实,我一直在引导女儿,可是她似乎有点不入门。我继续问:“有没有更快捷而有效的办法呢?”
她陷入了思考,而我还在试着引导她——“怎么把这些方式有效的结合到一起?”
“我……下次不和妈妈一起出门了!”没有想到合适的答案她就岔开话题。
于是,我告诉她这并不是跟谁出门的问题,而是未雨绸缪,想法来了,就顺着想下去,想到最坏才能办到最好!
见她沉默许久,我告诉她我的最佳办法是建议她联系工作人员给我打电话,然后我就可以在指定地点接她。在这种情况下,还可以确保她的安全。——当然,她可以继续想有没有比这还好的办法。
旅行如同上课,在这其中会生成新的问题需要我们解决。而在教育孩子方面,需要我们把问题细化、细化,再细化。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在危险真的发生时,从容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