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在电脑上敲出这个标题的时候,忽然意识到,自己对明星这个词其实了解不多。借助网络才得知,明星古书上指金星,旧时指交际场中有名的女子,现指在某个领域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泛指有名的演员、歌手、艺人、运动员等。
但遍搜全网,竟然找不到对全国明星的统计数字,可见管理上的空白。
管理上的空白,自然带来了发展上的无序。
这样我们就容易理解,为什么网络上会频频爆出明星各类丑闻,像马某某出轨经纪人、李某某出轨嘻哈歌手、白某某出轨小鲜肉等。这些明星在面对聚光灯时,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律,而是如何吸引人眼球,如何万人瞩目?
还有最近曝光的赵某某、范某某、黄某某等明星,在资本市场空手套白狼、恶意操作资本市场等等。
这一系列的明星丑闻,让我们不尽要问:明星怎么了,谁来管明星。
我们抽丝剥茧,探究其中根源。
个人素质层次不齐。作为一个行业,从业者素质有高有底,属于行业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但由于娱乐圈的高曝光率、高收入性,加之进入门槛低,致使大量没有任何职业素养的人进入其中,并且有一些人希望通过耍宝出丑、标新立异来博得出位。
行业监管缺位。面对蓬勃发展的娱乐业、影视圈,行业部门缺乏有力的监管措施,在面对大量负面新闻的时候,也只是提出了“四个绝对不用”标准(即:对党离心离德、品德不高尚的演员坚决不用;低俗、恶俗、媚俗的演员坚决不用;思想境界、格调不高的演员坚决不用;有污点有绯闻、有道德问题的演员坚决不用)。但没有强硬的跟进落实措施,导致一些平台、一些节目仍然打擦边球,使用一些有污点的艺人。
相关行业推波助澜。娱乐业的发展需要多个行业的配合协同,像新媒体、短视频等,其中就有一些缺乏职业操守的记者,希望通过曝光明星的隐私丑闻来增加自身知名度。还有一些平台,在内容审核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希望通过传播明星隐私丑闻来增加流量。
好奇心理作祟。每个人都有窥探别人隐私的欲望,在这种心理主导下,社会大众在面对媒体曝出的明星丑闻时,多了一些看热闹的戏谑。
面对这种乱象,我们应该如何治理呢?
首先要提出行业规范,建立行业自我约束;其次要加强监管,从片酬、言行、自我宣传等方面入手;第三要加强引导,有序的、规范的引导行业发展;第四要加大打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