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形成一股巨大的旅游洪流,也成为老老少少争相加入的时尚潮流。尤其在青年群体中,“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口号不绝于耳,对旅行地秀出的浪漫文艺的图文搭配,朋友圈、微博等等社交网络平台司空见惯,与其说令阅览者对某个地方魂牵梦绕,不如说对旅行本身心驰神往。
抛弃一切纷扰,追寻一片有关清梦的乐土,多么潇洒自由。因此,几乎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我不久前的一场北京之旅确实称得上是说走就走的旅行。因为本来买的是回家的车票,不料就在出发的前几天,家乡洪灾,火车停运,无奈退票转而买了去北京的车票。因为北京有亲戚在那里工作,我顺便去拜访她,也趁此跟北京来一场意外的邂逅。
由于亲戚住的是公司宿舍,她安排我住在她以前同事的公司宿舍,是在胡同里,加上我,分上下铺住了六个人。而房间面积很小,每人的行李,生活用品,堆放得没有条理,使本来狭小的房间又缩小了一个号,几乎只能容许一个人转身。难得有一个洗澡间,却是几块砖和塑料板隔起来的,还没有一平方米大,却要承担六个人刷牙洗脸洗澡洗衣服的重任。由于天气炎热,屋子里总是一股扑面而来的汗水味,夹杂着她们衣物、零食,让人简直无法呼吸。然而那些女生还因为我的到来而表现出明显的厌恶,像无法抑制的病毒一样感染着我敏感的心。
因为是北京,物价天价的帝都。我根本没钱去住宾馆,更别说星级酒店。意外到访又不好意思再让亲戚破费徒增他人困扰,幸好还有这么一个落脚之处。身在异乡,应该为能躺在一张床上而感恩。
我努力寻找兼职,风吹日晒,在马路、公交、地铁上马不停蹄。无论车站还是景区,人群熙攘,游览者,上下班的人们摩肩接踵。在地铁里,人们面无表情,冷若冰霜,但却让凉快的地铁里的气温又下降几度。车门开启或者关闭时,总有人争相上下。北方人个高力大,走路自带磁场,似乎你一不站稳,就会将你甩出去。
数着身上的钱,我节省着吃馒头。因为北方的馒头口感劲道,分量足,价钱划算,一个大馒头可以顶两餐。
既然来到北京肯定该玩的地方还是得去看看,第一站我去了颐和园。
天气炎热,游客却络绎不绝,售票处排出几条大长龙。进门后,开始游览。也许天气太热,也许游客太多,园内风景一般,水不清,山不秀,全是卖纪念品和食物的。跟电视上或者照片里或者书中的描述完全不同。为了与景区内坑人的物价较劲,我不吃不喝,口渴得嘴巴起皮,嗓子干疼,忍受不了这一个人的燥热之旅,我半途而废,毅然决然走出景区,终究我还是没能看完颐和园。
第二站是全国最高学府之一的北京大学。不料也不尽人意。到达时明明是开放时间,门卫却说不得开放,然而门口确实没有任何明文说明。一大群人被堵在门外,吃着一碗滚烫的“闭门羹”。一位游客还与门卫发生激烈的行为冲突。
我转身离去,站在北京大学的铁篱外,我心想:我没能在这里深造是我不够聪明,我没能进去一睹风采,是我没有口福。因为我是因为肚子饿了想去它的食堂吃顿饭,大学的食堂物价比较低。
两次的短小旅行都不欢而散。我对北京之旅已经心灰意冷,原因在于我没钱也没心情。
在这之间,我还去面试过一次实习工作。工作室内,员工们各自为战,没有沟通和交流。其中看到一个人机械地向客户打电话推销,被挂断然后再拨通下一个,接电话,挂电话,如此循环。
我也去北京最大的奢侈品购物中心闲逛过,我只是用眼睛逛,而不是用钱包逛。那里装修精致气派,出入人员气质绝佳,绝不是硬坐车厢乘客的面貌。我身着休闲装,在里面确实感到一种不协调,或者说,很明显,这根本不是我该来的地方。
无论是找兼职,还是闲逛后回那个狭小的宿舍时,我下地铁都会经过一座天桥,从桥上可以看到下面的一条宽阔的马路。晚上,灯火苏醒,灿烂辉煌,上面的车子川流不息,疾驰而过。
我知道,偌大的北京,一无所有的我是沙漠中的一粒尘埃。来去无人问津。
风景只在想象中,那些只存在想象中的地方,我们不该轻易去。
我知道并不是所有人的北京之旅都像我这样充满缺憾。但是那些在北京打拼已久却仍为北京的房价感到精疲力尽,疲惫不堪的人,那些在北京为梦想奋斗而漂泊无定,没有前路的人,内心一定感到过孤寂无力。
我并不打算在北京落地,十天之后我就回家了,结束这场尴尬之旅。也许未来我会做好所有准备再踏北京,但是:
北京,我可能不会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