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乔托·卡努杜发表了名为《第七艺术宣言》的著名论著,第一次宣称电影是一种艺术,是一种综合建筑、音乐、绘画、雕塑、诗和舞蹈这六种艺术的"第七艺术"。自此之后,“第七艺术”成为“电影艺术”的代名词。电影的产生依托于科学的进步和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其诞生的时间最晚,但发展的速度却是相当惊人,在100多年的历史中,电影已经成为人类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电影本身具有的糅合性和技术性,使其在一开始的时候,就紧紧的嫁接在其它艺术门类上,从中吸取营养。在这其中,发源于“诗”的小说对于电影的影响是最大的,到如今已经成为电影素材最主要的来源。根据好莱坞的一项权威统计,由各种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电影占据了90%以上的份额,只有不到1%的作品是原创剧本。
小说改编电影由于体量的巨大,诞生了无数的经典:奥斯卡影史上的《教父》、《魔戒》、《阿甘正传》、《辛德勒名单》都是永不褪色的经典,近些年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为奴十二年》、《火星救援》也来自于小说改编,小李子的“封帝”之作《荒野猎人》依然如此……
最开始的小说改编只是源自编剧和制作人的一种尝试和探索,就如同“类型片”的概念一般,都是在无数的改进和淘汰中留下的“真金”。原先的歌剧、戏剧等改编形式慢慢的被观众和市场所遗弃,占据的份额也越来越小,最后小说改编脱颖而出,成为主流,这其中有小说改编更加方便,两者特性接近的原因,也有其它更深层次的缘由。
电影不同于其它的艺术门类的地方在于:它是具有时效性的商业化艺术品!
依托科技发展的特性背后,注定需要更多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来完成创作,因而“回收成本并创造利润”成为电影永恒的课题,到现在已经分化成纯商业片运作和文艺片路线,但即使是文艺片,也需要通过电影节等形式提升名气,从而完成销售。
在所有艺术门类中,电影需要面对最大最多受众群体,并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制作、宣传到销售的过程。一副油画创作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完成,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幅油画作品的逐渐升值的,每年的各大拍卖行中拍出高价的作品,很少有还在世的艺术家创作的作品,伟大如梵高,也是在死后他的作品才被热捧;电影就不行,没人还愿意为50年前的一部电影走进电影院。
在这样的“快速操作”要求下,电影势必需要大量的故事素材完成制作,小说就成为了最大的来源。
电影在长久的商业性与艺术性的博弈中,完成了妥协与再分配。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小说子分类的经典名著被打上了“不可能”的标签,直到现在都是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的定论。
经典名著的改编在一代又一代的电影人的努力和失败中,被当成了一座开发价值不大的金矿。
奥斯卡影史中,仅有《乱世佳人》、《雾都孤儿》寥寥几部成功的作品,《理智与情感》也只是让凯拉奈特莉拿到了一个微不足道的最佳女主角提名;莎士比亚的作品更是几乎全军覆没,最后打了擦边球的《莎翁情史》才算是挽回了点儿颜面;卡夫卡的《变形记》彻底的改头换面,只留下了精神内核,并请出了外星人后,才以科幻片《第九区》面试。
怪不得有人称:“经典名著改编就是个坑!”当然,如果诸位将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全集》系列也划作经典名著的范畴的话。
回到国内,包括四大名著在内的诸多小说作品从来没能拿出具有说服力的改编作品。《西游记》作为一个非常热门的IP,拍出来的《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都是叫座不叫好,去年的《大圣归来》都算是巅峰了,但对其最主要的好评还集中在动画技术层面,至于二次改编的《三国》《赤壁》之类,不提也罢,反倒是在电视剧领域,四大名著改编可谓风生水起,当然,这涉及到经典名著改编的最核心问题:
经典名著无不是结构庞大背景恢宏,里面的人物众多,形形色色各有特色,就拿《水浒传》来说,原作中对于一百单八将重点着磨的就有三四十之多,一部电影短短的120分钟时间内,肯定难以将其讲述完整,反而是几十集的电视剧,在时间和笔墨分配上,具有巨大优势。
其次在于改编尺度,电影短平快的操作,需要用最小的时间成本完成最多的关注度聚拢,按理说经典名著这类获得巨大成功和关注的作品,比名不见经传的其它小说具有更大的优势,但同时而来的对于观众的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影响,会极大的削弱观影体验,尤其是当一个观众带着挑剔的眼光进入电影院的时候,灾难也会很快降临。
电影需要导流经典名著的受众人群,将其吸引到电影院,但同时电影的叙事特性,会对经典名著的完整生态造成破坏,这就像是在一张空白的画布上作画,要比在一副世界名画上再创作要容易的多,前者你只需要中规中矩的完成就行,后者则需要对世界名画进行再创作,稍有不慎就是万劫不复,两者的难度也不能同日而语。
归根结底,这就是“舍”与“得”,想要拿到自带关注的属性,就必然要牺牲掉轻轻松松完成电影改编的念头。
经典就是经典!或许是经典名著已经足够耀眼,它自身的魅力并不需要电影改编的画蛇添足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