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过2000年逐渐的演变,从最近20世纪初开始,在世界各地先后出现了数量众多的“非主流教育”体系,并且经过众多家长和教育改革支持者的多年努力,很多国家主要立法承认了父母的“教育选择权”,即是父母有权选择子女是否接受教育,所接受教育的方式,不在受单一教育体系的限制。如果父母不接受任何既存的学校教育,“在家教育”也是一项选择。
现在世界上的教育方式多元化,成为充分保障教育选择权的必要条件。“非主流教育”的出现也旨在提供除主流学校之外的其他选择。今天,“非主流教育”的学校已遍布世界各地,以美国和欧洲等西方国家居多。比较有名的如华德福体系学校、英国的“夏山学校”、美国的“瑟谷学校”、日本的“绪川学校”等。这些学校不同于主流教育学校,他们有各自的教育理念、教材教法;在行政组织和生活规范上,也比主流教育学校有更大的弹性。
从20 世纪70 年代起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得到认可、并被联合国向各国推荐的华德福教育创始人鲁道夫.史担纳曾说过:“我们最大的抱负是培养真正自由的人,让他能自主地发掘他个人的使命与方向。”华德福学校对自己的使命是这样定义的:“让孩子的身体健康成长,让孩子的心灵自由地、充满活力地发展,让孩子的精神变得清楚并能够认知。这些也是将来孩子成人后,想要解决社会问题所必备的能力。儿童总有一天会成年,我们要站在生命是一个整体的观点来看,不能在做儿童教育时就只考虑儿童期,我们必定要以他的整个人、整个人生来判断教育该做什么。”
人生而不同,在学习上有不同的进度、方法、风格和优势。“非主流教育”的学校具有的一些共同特点,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去设计学习方法,尊重个别差异,分班分组的弹性化原则,强调团队合作的过程和协作精神,师生关系就像朋友一样平等,只是角色有所不同,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关系,也同时可以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教有场所,这其实就是多元教育的核心价值。
在如今急剧加快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的一切领域都在趋向市场化。教育作为公益事业,不应实行市场化或产业化,但也要按照公平竞争的原则,才能健康发展,教育的多元。教育的多元化、思维逻辑化都将让我们的孩子有机会在成人最大的善意和支持下,自信而茁壮地成长。这也对各千千万万的家庭带来福音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