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设计行业一路以来观察了不少设计师常犯的基本毛病,在此简单总结为3大误区:
一、直接开始设计
二、还直接提交
三、以为只要设计就好了
一、直接开始设计
从接到案子当下,直接想点子甚至开始挪画板和图形拼凑是非常吸引的做法,对不少设计师来说更已经是无意识的动作。可是一旦只要开始想方案的时候,我们已经略过了最重要的部分-思考。到底在解决什么,解决面对对象是谁、解决限制有哪些、解决要到什么阶段、谁做决定拍板说了算.....等等。
随便一想都能列出几十条问题,而每个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决定了方案的范围和形式。人们说设计是自由的,对,可是我们做的商业设计是受条件所限的-时间成本、人工成本、沟通等。为免资源浪费和建立设计师专业素质,先全面了解背景才开始设计方案是设计师的必要责任。
问问题固然也有方法,要根据公司和项目具体情况问对问题才能事半功倍。如果碍于经验所限,无法快速提炼出哪些为该问的问题,这里提供一个基本的6W1H思考框架:
6W1H:
What(什么), Why(为什么), When(什么时候), Who(谁), Where(哪里), Which(哪个), How(怎么)
举个例子:
老板:现在要做个大转盘H5,好了给我看。
设计师:好喔。
(一个通宵后)
设计师:老板您看看这个,我跟随了最新设计趋势和语言做了这款融合了AR概念的转盘,保证没有竞争对手有过。(而且一晚就完成了高保真原型,还蛮有满足感)
老板:AR?!我这周要上线,而且这是针对三线城市老人注册和转发的活动,搞什么!
吃力不讨好是不是,设计还有什么意义是不是,他们懂个什么设计是不是。
设计新和有趣的东西总是有挑战性的,也是不少有热情的设计师所期待有意义的工作。但更多时候,设计师要认清事实。有个都是发挥自己能力的机会,只是项目这么多,不可能每个都新奇又有空间。
不想每次都被打枪,慢慢自己觉得吃理不讨好、工作没意思,老板也不信任你的点子,好好了解每个项目,从实际商业角度做好每个项目,建立起自己的专业和名声,机会才会一直自己来让你自由发挥。
上面的简单例子,如果你在专研方案前先多问几句,就不用等到浪费投入还没有被赏识:
What happened? 项目背景是什么?
Why did it happen? 为什么要针对老人?为什么是三线?为什么是针对注册和传发?
When did it happen? 什么时候有这个想法或需求的呢?时间预算是怎样?
Who was involved? 谁参与这个项目?
Where did it happen? 会应用在什么地方?(装置、市场)
Which part was interesting or exciting?这次项目的重点、目标是什么?
How did it happen? 为什么要是大转盘?
可能有人会提出质疑说,需求都提出了,要快、没时间啰嗦这么多,这样问说不好会被骂、赶回去快点做。那我们认真想想多少方案被打枪过好了。没有了解背景、不周全的方案会在日后浪费更多的时间。有可能还不止浪费设计师本身,远至整个开发团队都很有可能。
如果发问被质疑,厘清必须了解背景才能开展设计、让对方明白同样是设计师的工作。
希望大家不要再逃避发问直接投入方案里头,才能作出好设计。
剩下以后再给大家介绍两大误区,还有简单解决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