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感觉:
这部小说有点怪异,初读起来,有点费劲,险些弃坑了,坚持读完,细细品味还是有点乐趣的。坦白讲,故事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我现在还没有领悟到,想找下别人写的读后感,竟然未果。或许以后多读几遍,看能不能写点东西出来。
作家还是更胜一筹,整个故事读下来,掩卷而思,故事的场景能够浮现在眼前,而且刻画的每个人物的形象也都基本清晰可见。这是我自己写小说过程中,最渴望突破的。尤其是在人物形象刻画方面,写了那么多前任,但感觉总是一个人似的。
写作技巧分析:
故事就是讲一个古怪的老头,从小带了一个孩子到山林里面去,把这个孩子养大,希望在自己死后孩子能土葬了他,再树上一个十字架,然后让孩子继续生活在这近乎与世隔绝的山林里面。老人自认为是拯救了那个孩子。
十四岁的男孩塔沃特,心中的渴望通过那个陌生人和陌生人的声音表达出来了,出生就被叔祖给“解救”到了山林里面,抚养长大,内心当然想走出去。
障碍就在于他的思想意识都是叔祖给灌输的,少年几乎没有怎么接触过外面的世界,潜意识里面还是依赖叔祖的。
冲突的表现就是陌生人的声音反复出现,没一次出现就是渴望和障碍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自始至终都贯穿着,少年的每一次犹豫都是冲突的直接表现。
说起行动,最直接的就是少年最后喝醉了酒,回到房子,连叔祖也不埋了,一把火把房子烧掉了。
结局很显然,少年的渴望战胜了障碍,搭着营销员的车走出了山林,走向了心中渴望的那个地方,走向了解脱。
从情感方面来讲,少年的叔祖是不是一个怪人,这个不好定论,但是带着一个婴儿去山林里面居住,不太符合主流观。
我只能说假如老人养着小孩,真是为了以后能有人给自己安葬(这点我觉得肯定有这想法,你看我国养儿防老不都是这个目的嘛),从这点来说,无可厚非,可是当看完故事,又看了遍开头,再看看题目,在这时候才意识到一种悲惨从心底慢慢升起。最后埋葬老人的是那个来打酒的哥们,而不是他抚养了十四年的少年。
这类故事适合反复品尝,希望多读几遍,能有很深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