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只萌龟是这样“孵化”出来的,有一种从暗夜的沙滩下爬出来,奔向曙光微露的大海的感觉……
这样一种每天都能看到“进化”、“嬗变”、“涅磐”、“创新”、“突破”、“惊喜”的工作与生活,这样一种做着“减法”的雕刻,与我同步进行的做着“加法”的绘画,如艺术生活的两翼,每天都在飞翔着幻想,提升着境界……
从事雕刻——主要是根雕,木雕仅有一次——已经是二十多年以前的事了,此次“重操旧业”后的第一件作品,选择了品相大约次二级的硬木中的酸枝木(就我目前的认知水平,上两级应该是海南黄花梨木一类和印度小叶紫檀一类)。而酸枝木即俗称的红木。据记载,酸枝木是清代红木家具的主要原料,用酸枝木制作的家具,即使几百年后,只要稍加揩漆润泽,依旧焕然若新。网购价格:酸枝木边角料大块件500克/80元,海南黄花梨边角料大块件500克/436.6元,印度小叶紫檀边角料大块件500克/580元。
既然是“练摊”,咱就不图个高档,当然凭着过去的功底,也瞧不上在软木(相对于硬木)上出作品;于是,斗胆下手,且选择了网售(印度小叶紫檀莆田木雕手把件,长宽高7*6*4公分,价格880元)相对简单(壳)又较为复杂(头与四肢)的龟为蓝本。
钳台、雕刻刀、锯、锉刀、磨刀石、砂纸及工作台其它辅助(照明、量具)等投入约700元左右。
当然,还要加上“战前学习”,从一本网络书进行系统学习(当然,我的作品是在学完基础知识上手实践后完成的,并没有按照老师按部就班的习作要求去做。然后,还是要继续读完课程,那上面的一些作品很有“蓝本”的意义,制做过程也很详细)。
能否成功,心中忐忑。有悟性,是底气;没经验,是底气不足。跟着状态良好的感觉走(也许得益于长期养龟的经历),有模仿(模特很有参考价值,书中也这样要求的),也有打破常规的“创新”,终于成就了“复归”后的第一件作品!
以下是整个创(制)作过程(因为是纯手工制作,抛光很难达到工艺要求)——
第一道工序为打胚(使用各类、各尺寸打胚刀具、切割工具):
第二道工序为修光(使用各类、各尺寸修光刀具):
第三道工序为打磨(砂纸有多种标号,由几十到几千,序号由低到高为粗磨、精磨、抛光):
以下是基本完成的成品(因纯手工,无机器打磨抛光,作品视为完成,酸枝木的色泽与木纹还是很不错的):
余下的材料可以挖一只勺,这也是基本功练习之一:
最后,网购一根酸枝木手把件绳,萌龟作品齐活,完美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