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张涔汐
01
早上我打开新闻,了解了一件让我义愤填膺的事情。
内容是四川一个艺术高校,一名学生因为外公去世请丧假,已经跟辅导员老师请假,然后再跟代课老师请假,却得到老师这样的回答:
你可以回去,必须回去,那是你的职责,但是你没来上课,我要扣分,这是我的职责。
拒绝就拒绝罢了,这个老师还在课堂上公开隐私,公然说:
有人因家里亲人去世请丧假, 如果这个学期,家里亲人去世4个,我这个门课你要重修了。
一个正常人用脚趾头都想不到,一个在人们心中为人师表的大学老师,怎么公然在公开场合说出如此恶毒的话?
这样一个说话缺德的老师又怎么能教育好学生?
我的一位友人跟我讲,如果这个学生的长辈们在场的话,估计这个老师可能要挨打了。
02
新闻下面将近2万条的评论,几乎把这个老师喷成了筛子,一个教育工作者,教书首要的工作是育人,结果自己却成为了一个活生生做人恶毒的反面教材,这是多么讽刺的一件事情啊。
我挑来几条比较公道的网友评论:
03
老师的做法有三条错误:
错误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近几年我国大力复兴传统文化,让中国人牢牢记住中国文化之根。
古人思想,《弟子规》的开篇: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这句话摘自《论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孝道在育人方面排在第一位,而这个当老师却不让学生回去奔丧,试问,连老人故去作为晚辈都没有一点儿孝道之意,这样的学生能培养成一个栋梁吗?
此老师拒绝学生回家奔丧,严重违背了教育的本质。
有个读者说得好:教书育人,不是培养机器!坚守原则的教师是好老师,但是一个没有人性的原则是我们需要的吗?老师的做法错的没有道理,因为我们培养孩子,首先培养他的德,而孝道就是德育中非常重要的一课!
教育是为了培养一个堂堂正正有有情有义的人,而不是考试的机器。
面对传统文化的复兴,最该接受教育的是老师们,一个老师没有一点儿人文情怀,师德,根本不知道何为传统文化,圣贤语录,请问又如何教育好学生?
连老师们都不重视尊重我们的文化之根,请问又如何能弘扬让中国人骄傲的璀璨的传统文化?
04
第二、不该公开学生隐私
学生奔丧请假,当老师的,你该扣他学分就扣他学分得了,这确实是按规矩办事儿,便于管理,可以理解,但是干嘛还要公然公布学生的隐私?
别说是老师,一个正常人都知道不要随便公开别人隐私,这是一种非常没有道德的行为。
现在不是谈论师德,把道德要求降低点儿,去掉老师这个角色,谈论的是一个正常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做人修养问题。
这是其二。
第三、公然诅咒学生家一个学期死4口人
一个5岁的小孩儿都知道这句话是在恶毒的诅咒别人的,但是这句话却出自一个站在讲台的大学老师之口。
撒切尔夫人曾经说过:请注意你的思想,因为它会变成言辞,请注意你的言辞,因为它会变成你的行动。
所以,能公然讲出这样恶刻薄毒话的老师,估计思想也纯粹仁慈不到哪里去?
难怪网友们一致认为:对这个老师处罚不冤枉。
05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一个老师出现这种恶毒的言论,就否定了所有的老师们,之前有报道一个高校“扫地僧”老师,宁愿自己生活朴素节俭,却把工资拿去资助上不起学的大学生们。
我们只是希望师资队伍中多一些有德有料的老师,传播知识好好育人,少一些以次充好,连“人”都没有做好的人,还去教书育人,哪个父母敢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让这样的老师教导啊?
太误人子弟了。
这么多年我们遗忘的传统文化和圣贤教育,更应该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下功夫,一个老师都不懂不明白何为圣贤教育,不明白做人的最起码的德性,如何教育好学生?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这样理解教育:“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作为老师对教育这份儿工作,更应该保持一颗敬畏之心,因为你的言行都会影响到你所传授的学生们。
不要让失德的老师培养一群失德的孩子!
作者:张涔汐,用男性的视角看职场,以女性的视角看人生,既能剖析人性的复杂,也能把世间冷暖写笔下,新书热销《你的努力,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