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人物创作方法:从悉德·菲尔德到弗洛伊德——《电影剧本创作》(三)

相比悉德·菲尔德的人物创作方法,二十世纪伟大的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显然对编剧了解他/她正在创作的人物更有帮助。

悉德·菲尔德的贡献在于把编剧“了解人物”这一部分的工作具体化了——撰写人物小传。所谓的“人物小传”,在悉德·菲尔德看来,主要是通过人物生平来建构人物的内在生活。人物小传至少要从人物出生写起,如果再能追溯人物祖上三代甚至更为久远的背景,当然就更好了。

人物小传具体怎么写呢?其实也是有套路的。一篇合格的人物小传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1、人物的成长环境 2、人物家庭状况 3、人物的童年创伤 4、人物的青少年时期经历 5、人物的恋爱婚姻史 6、人物所经历的刻骨铭心的事件。

如果一个编剧只知道勤勤恳恳老老实实地去历数人物的生平,显然是不够的。这个时候,就到了弗洛伊德大神显示威力的时候了。

在揭示人物的内在方面,弗洛伊德的理论向我们展示了人物内在冲突的种种可能性,他将人的成长划分出口腔期、肛门期、性蕾期及生殖期等等。

沿着弗洛伊德的人物成长轨迹,我们看到的是人物内在隐秘人格的形成。他认为,如果一个阶段的内在冲突没有获得适当的解决,那么人的生命原欲就会被固定在那个阶段,影响到那个人的成年生活。这被弗洛伊德称为神经官能病症。对此的透彻理解,可以为编剧所创造的角色增加深度和感人的情绪冲击力。

好吧,字数虽然够了,但还没举例子。哈哈,怕大家理解不深,想想银幕上的众多吸血鬼怪物,它们是被固着在了哪个阶段?正是弗洛伊德所指出的口欲期。吸血鬼和受害者之间的关系,在心理分析中被称为“口欲施虐”,代表了角色在口欲期未得到适当的满足,因而有一种执拗的欲望想要对他人施予攻击。

这正是悉德·菲尔德人物小传中的童年创伤,但又不止于童年创伤。这是人物小传,更是对编剧意义上人物小传的深化。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语言与精神分析 四川大学哲学系 霍大同 第一讲 1999年3月1日 这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题目,我准备讲的课的题目是“...
    团的花园阅读 10,847评论 0 19
  • 全书企图阐释快乐原则与普遍的不快乐之间的矛盾的原因。既然我们默认快乐原则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本原则,但若果真如此,遵...
    暖阳_1332阅读 13,070评论 0 14
  • 01 // 在刷网页的时候,无意之中在腾讯视频看到以书信朗读的节目——《见字如面》第二季开播。豆瓣对《见字如面》的...
    如歌姐姐阅读 3,362评论 0 10
  • 幸福在哪儿? 我是不是幸福? 年轻的时候来不及思考,也来不及思考幸福。可是那个时候一定很幸福。 幸福的童年,尽管我...
    吉林市权红阅读 3,971评论 3 1
  • 食物,请以慈怀的心来对待 文:冰凌 走上街,处处都是所谓的美食 寻遍大街小巷,再也找不到二十多年前那些味道 记得,...
    凌儿的天空阅读 923评论 0 0